蒙台梭利四大发展阶段
所谓四大发展阶段,这里指的是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将一个人的0岁至24岁的生理和心理发展依据其表现出来的较显著的特点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0至6岁,为婴幼儿时期。第二阶段为6至12岁,儿童时期。第三阶段为12至18岁,青少年时期。第四阶段为18至24岁,成熟(成年)时期。其中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时期的生理和心理发生的变化较剧烈,而第二和第四阶段则相对较平稳。第一和第三阶段的孩子会创造出新的东西,而其之后的阶段会慢慢巩固、精细化和拓展。如果上一阶段的发展中各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很好的支持与发展,则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准备,也就是说当下阶段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上一阶段的发展程度。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对于每一阶段的发展,我们必须提供不同的支持,而同一种支持,可能在上一阶段是有效的,但可能在其下一阶段就不适用了,所以,给孩子提供的一切支持,都必须基于我们真正了解孩子,了解孩子发展的特点,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并懂得他们当下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来学习的基础之上。
孩子在刚出生时,浑身细软无力,几乎所有的人的各方面的能力(动作、语言、社交等)都尚未建构好,必须完全依赖于成人才能生存,然而对于这些能力我们成人并不能代替他去帮他发展、创造,这些都必须是他自己独立学习而创建出来的。在0至6岁期间的孩子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是非常巨大的,而支撑这些变化的理论观点(基础)大致有三个,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分别称之为吸收性心智,敏感期,以及人类倾向。吸收性心智是指孩子会不加选择地吸收他所能接触到的周围的所有的东西,特别是在0至3岁时,这种吸收会确保他与周围的人一样说话、行动、生活,使其拥有与周围的人相似的语音、动作习惯甚至信仰倾向等,使他们归属于他所处的特定时间、特定环境下的那一类人。敏感期,是指孩子在某一时期会对对他成长有帮助的东西特别感兴趣,在这一兴趣的驱使下会不断地重复某些行为,使他建构出一些能力和特征,也可能会做出很多创造性的了不起的成就。蒙台梭利博士发现人类有一种倾向性,这种倾向性贯穿人的一生,这种倾向性会促使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想要社交,不断工作并不断完美自己的工作,这种倾向促使人类能够存在了很长时间并确保着人类将不断地发展下去。
以上提到的三点帮助着孩子们更好地发展自己,同时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感官学习者,这个阶段很重要,这个阶段的孩子并不是智力和逻辑的学习者,他们并不能进行逻辑的思考与学习,但是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思想与智力,他们必须通过感官的学习来慢慢积累以最终获得。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喜欢秩序与分类,孩子刚刚出生时,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所以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必须在环境中寻找秩序并分类。因此,我们应该确保周围的环境有秩序,并确保我们的行为一致。
在这一阶段,孩子的成长很迅速,因此也要求我们提供高质量的支持以助益于他们的发展,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特点,了解他们的需求。其次,我们应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尽可能地提供丰富生动,高质量的语言环境以助益于其语言的发展。我们应给孩子提供干净、安全的环境以助益于其动作的发展,给他们提供运用双手、感官器官等去触摸,去听,去尝,去参与环境的机会,并且应该确保环境有秩序,确保我们行为一致,不混乱,以期保护好孩子的秩序感并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再次,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给他们无条件的爱,无限的耐心,给他们自由让他们自然成长。而这里的自由并不是可以毫无界限地去做任何事情,而是有责任的自由。总之,在这一阶段,我们所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移除阻碍孩子发展的障碍,以及为其发展提供准确的支持。
进入儿童时期(6至12岁)后,从生理层面上,孩子变得越来越强壮,他们更乐于不断地挑战自己的动作,而这一时期,他们身体的动作也更协调。换牙是这一时期的孩子普遍的现象,他们之间甚至会互相比较看谁的牙掉的比较多。在心理层面上,与之前的阶段完全不同,他们也更乐于用语言探索更广阔的世界。这一时期,他们的智力、社交、道德得到显著的发展。他们乐于追寻原因和真相,凡事喜欢问为什么,也经常对我们说“不”,这也仅仅是因为他们想知道事情背后的真正的原因。他们对“对错与否”,“公平与否”,“好坏与否”很敏感,他们也试图寻找这些标准背后的原则,并试图弄清楚这些原则是否适用于所有人。当然,这显然是超出了他们所能控制的范围,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孩子问类似“为什么你能看电视而我不能?”这样的问题。这一阶段,他们也会关注一些“英雄”’角色,以期更好地明白角色背后所隐藏的“对错与否”,“公平与否”,“好坏与否”的标准。这一阶段的他们,智力得到发展,他们已然有了逻辑思考能力,有了想像能力,他们不再是感官学习者,不再需要通过触碰来习得,一切变得皆有可能,他们会通过阅读、倾听、询问、推理、想像、思考等等方式给自己的问题寻找答案。这一时期,他们需要了解更广阔的世界,而他们的问题也渐渐的从关注自身慢慢过渡为关注周围的人和事,“爸爸,你小时候是怎么上学的呢?爷爷会开车送你来吗?”,这种类似的问题不断多起来,同时这一阶段的他们也喜欢小组社交,他们也更乐于待在外面,他们会乐于共同讨论规则,共同制定规则,共同遵守规则,他们在试图建构与别人分工协作的能力。这一阶段的教育,也称为“宇宙的教育”,他们想去了解宇宙以及这个宇宙是怎么样运作的,而我们在这一阶段提供的支持中的重点之一是让孩子了解事情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东西之间是如何整合在一起的,例如,每一学科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都是互相有联系的。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以及我们与这个世界是怎样联系在一起并怎样作用(影响)这个世界的,而他们会关注一些“英雄”’角色,也是因为他们试图理解角色在以怎么样的方式参与世界并体现自己的价值。同时,我们也应该给孩子们尽可能地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其有机会进行小组社交,可以是小组旅行等等。总之,在这一阶段,我们应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与这个世界建立联系并做好慢慢融入这个世界的准备。
随之而来的,是第三阶段,即12至18岁的青少年时期。这一阶段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变化还是较剧烈的,而12至15岁这期间孩子更倾向于创造性发展,16至18岁期间孩子更倾向于巩固、拓展性发展。在生理上,男孩和女孩的身体进入青春期,他们的发育更趋于成熟,也就因于生理上巨大的变化,他们常常感到劳累,他们开始喜欢睡觉,这样让他们看上去很懒,不愿意外出,可这也就是他们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在心理层面上,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阶段,因为他们已经不再是孩子了,但是较之成人他们又显得稚嫩有加。这一阶段的他们,自我意识开始出现,他们会开始在意别人是怎么样看待自己的,也容易被别人所吸引。他们从之前的自信、喜欢外出慢慢变得不喜欢说话,不喜欢出门,他们不断地寻找自己的位置,不断地追寻自己是谁的问题,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关于“人”的词语很感兴趣,他们想了解别人的价值观与自己的是否一样,喜欢偶像,喜欢从中寻找一些共性,寻找归属感、安全感。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想要去评价、评判别人,但却不喜欢别人评价、评判自己,他们易情绪化。他们对学术的兴趣降低了,他们总是在寻找一些自我表达和自我尊重的方式,也因此,我们常常看到他们做出一些创造性的事情,例如,音乐创作、话剧表演、电影拍摄等等。具有同理心,也是他们这一阶段的特点,他们更容易理解别人的感受也更愿意为别人提供帮助。这一阶段的他们,仿佛是“大地之子”,他们属于大地,远离人为制造的喧嚣,自由欢快地成长着。这一阶段,他们最好能进入寄宿学校,更好地、真正地参与生活,同时我们也应该帮助其明白经济独立的价值,工作的价值,帮助其更加真实的生活。
最后是四大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即18至24岁(成熟时期或成年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生理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大部分孩子会开始步入大学。如果前三个阶段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么在这一阶段,他们会是一个安静、平和的人,会基于之前建立起来的道德观念以及对世界的了解去与这个世界建立关系,为社会做贡献。他们会明白自己的兴趣爱好所在,知道如何抉择,知道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他们经济上慢慢独立,有能力照顾自己,甚至有能力照顾好别人和照顾好下一代。能够爱自己并得到别人的喜爱。
我们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每个人所能为孩子的发展所提供的支持也都是不一样的,也都不尽完美的,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应该因此而放弃努力,我们应该探讨影响人类美好的一面,并积极付出行动,而不论从何时、何种阶段开始。
— END —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