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如何给孩子延迟满足

网友投稿 2018-07-11 10:30

编者按:对于儿童或者成人来说,总是会遇到很多诱惑。有的人选择了“即刻满足”,就要现在眼前的东西,放弃长远目标;而有的人可以对眼前的诱惑say no,一直等到未来更有价值的回报,这就是延迟满足。唯一区别是儿童与成人所面对的“诱惑物”不同。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从小给予孩子延迟满足对未来的影响有多大。

--BEGIN--  

场景一:商场购物或者等车等地铁的时候,大家都在排队,这时候难免会遇到插队的人,而且这种现象越是落后地区越多,延迟满足和社会的文明度有关系。

场景二:电梯里,总有一些人一进电梯使劲拍打按钮,如果有人中间下去或上来,没等别人脚落地,就不耐烦地再拍打按钮,希望电梯比火箭还快。

场景三: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期,常常遇到有车频繁变道的情况,他们总感觉自己的车道永远是最慢的。所以变来变去,不去体会其他驾驶员的感受。还有行人闯红灯,真的是连几分钟都等不了吗?

场景四:以前我们要吃饭,需要经过买菜,洗菜,烹饪一系列工序,而现在只是动一下手指头就可以了。互联网的出现将生活变得快捷而便利,但是恰恰没有了体验和等待的过程。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713/1030323095-0.jpg我们可以从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看到他的性格,从性格看出他的品质:如大家聚会,我们是上一盘菜,吃一盘菜,还是等全体人落座之后大家一起拿筷子,处处都透露出涵养。所以要让一个孩子从小养成好的品质,必须要带给他延迟满足。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幼儿园开始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小朋友,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孩子爱吃的棉花糖、曲奇或是饼干棒。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他们也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工作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对这些孩子们来说,实验的过程非常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

过了近20年时间,从1981年开始,米歇尔逐一联系这些参加者,给他们的父母、老师发去调查问卷,针对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同学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调查。米歇尔在分析问卷的结果时发现:当年马上按铃的孩子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更容易出现行为上的问题,成绩分数也较低。他们通常难以面对压力、注意力不集中而且社交也存在问题。而那些可以等上15分钟再吃糖的孩子在学习成绩上比那些马上吃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延迟满足不是一味地压制孩子的欲望,也不仅仅是让孩子学会等待或者坚持。而是一种让孩子面对近在咫尺的诱惑的时候,克制自己的欲望的能力,使孩子可以追求更大的目标。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儿童,在他们的未来更容易发展出较强的社会竞争力,具有较强的自信心,面对挫折、压力和困难时会越挫越勇;在追求自己的目标时,更能够抵制住即刻满足的诱惑,而实现有价值的长远目标。

研究证明,即刻得到的满足是与我们的情绪中枢密切相关的,而延迟的满足则是被抽象推理能力所控制。也就是说,即时的满足能带来实在的快感,而延迟满足则需要足够的定力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样看来,延迟满足通常也是心理成熟的表现。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713/1030335346-1.jpg

为什么要给孩子“延迟满足”

其实,如果不能忍受延迟满足的,都是满足于即刻的快感,这样的结果是忽略了过程,透支了未来。 

生活中,有人喜欢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放到最后。或者只做容易成功/完成的,而具有挑战性的或者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都会能拖则拖。这在一些刚刚跨出校门走入社会的年轻人身上尤为明显。现在又到了毕业季,每年这个时候会有大批的毕业生走入社会。这里基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我要通过不断的努力,让父母为我骄傲,我要养活我自己,有一个长远的目标和清晰的规划,所以在中途不论遇到任何困难,都是笑脸相迎每一天;还有一类是高不成低不就,工作太辛苦,看不到希望,这山望着那山高,频繁地变化工作岗位,始终扎不下根,漂泊几年还是一事无成。

蒙氏环境中的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并不是说是对孩子苛刻,而是通过这种习惯的养成,让孩子未来能够体验生活中深层次的甜美。我个人认为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在内心深处认为是廉价的,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长时间煎熬换回来的,才会倍感珍惜。

在蒙台梭利教室环境中,每样教具只有一件,孩子看到自己想要操作的教具在另外一个小朋友手中时,他只能是在旁边观察,或者去拿另外一件教具操作,来等那位小朋友结束工作归位之后,才可以再去操作教具。这个过程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长。无论时间长短,孩子必须要克制自己的冲动,调整自己的状态,安静地在旁边观察或者等待。

再如,在日常生活区,孩子自己准备点心、蛋糕、切水果等等,在长时间的操作中,不仅让孩子的精细动作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也让孩子知道付出劳动才会有收获。

另外,在蒙氏教室环境中,小朋友需要老师帮助的时候,不会立马大声请求老师帮助,而是要轻轻走到老师身边,把手搭在老师的肩膀上,或者在老师身边等待几秒钟,才可以等到老师的回应。如果老师还有其他的事情,就要说:“宝贝,请等待”。这时候,孩子默默在老师身边,直到老师结束手头工作,才会牵着老师的手走到自己的工作桌。

所以,这也就是为何蒙台梭利教育会培养出那么多杰出的政客、艺术家、商人等等。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713/1030334105-2.jpg

不同年龄段家长怎样进行延迟满足

婴儿期

我们都知道婴儿是没有多少耐心的,这不仅是正常的,而且对他们的生存来说也是必需的。吃饱就睡,睡醒就吃,是生命最初的特质,但是即使是新生儿也能稍微等一会儿,爸爸妈妈在孩子醒来之后简单地和婴儿说话,是鼓励他等待的开端,当他听到你的声音,他就开始想:然后会是什么?即使是刚出生没几天的孩子,听到人说话的时候,也会暂时停止不安和躁动。

例如,宝宝醒来准备要喝奶的时候,不要马上把奶头塞进孩子嘴里,而是边抱起孩子,边说:“宝贝,你醒了,妈妈看到你睡觉的时候笑了,一定做了一个很美的梦,是吗?”。这时,不光建立了延迟满足,而且也在为孩子语言的发展做准备。一边慢慢和他说话,一边轻轻地拍他的后背,然后再给他吃。这一种让孩子被动忍耐的时间,从最初的几十秒钟到后期几分钟,逐渐加长。并且这个时候家庭成员的意见一定要保持一致,不能妈妈在给孩子建立延迟满足,边上爸爸或者姥姥说:“赶快一点啊,你看把孩子着急的”。

如果孩子需要换尿布,我们也是用同样的方式。从孩子的小屁股上取下尿布,到洗、擦身体,再到换上干净的尿布。这个过程是比较长的时间,妈妈要不断地跟随自己的动作和孩子交流:“宝宝,我们现在要换尿布了,请你帮助我哦!我们现在要洗一下,是不是很舒服啊?现在我们要擦润肤露了,哦,很好闻的味道,宝宝现在变成一个香宝宝了!马上就好了,请你坚持一下哈,妈妈要给你穿上干净的纸尿裤了!完成了,宝宝,谢谢你配合我给你穿尿布哦”。这对于3个月以下的宝宝会有一些难度,孩子可能会哼哼唧唧或者哭泣,都没有关系,妈妈换好之后,把孩子抱在怀里,摇抱爱抚一会就可以。对于4个月以上的孩子,已经开始用他的手大量地探索了,这时我们可以把干净的尿布给他,让他拿到手里玩一会。整个过程让婴儿相信他的需要将会得到满足,这也使他信任成人,并在下次可以等的时间会更长一点。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713/1030333440-3.jpg

1岁半到3岁阶段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虽然有了一定的等待需求的能力,但这些能力还不能调整他的强烈愿望,很多幼儿常提出过分要求,努力去得到他们想要的,有些甚至蛮不讲理。小朋友在这个时候是相当以自我为中心的,他缺乏耐心和忍耐的能力,习惯于把他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如果您和孩子拗着来,那就中了宝贝的圈套了。

我们经常看到有小朋友在妈妈不同意给买玩具时,在公共场合撒泼打滚。这个时候,有些父母当下并没有冷静地解决问题,而是也和孩子一样,情绪失控,大声吼叫责骂孩子,成人的这种行为退行到面前孩子所处的年龄段。这类父母本来自己就急躁,混乱无头绪,但是对自己的这些个人特质全然不知。他希望孩子懂事听话、讲道理,难以接受孩子躁动不安的行为和特质。其实父母毫无意识地利用了孩子,感受到了自己内在的情绪。

当孩子提出立刻、马上的需求时,我们作为家长要如何面对呢?

首先,在这个过程中,成人需要内心平静。比如,孩子要求正在忙家务的妈妈给他讲故事。妈妈可以温和地告诉孩子:“好的,妈妈知道了,请你先把阳台的花浇了,我就过来,然后我们就可以一起读绘本了”(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段,给他安排在三四分钟就能够完成的工作,例如擦桌子、扫地、倒垃圾、帮助妈妈放一些物品到指定的位置等)。也可以用数数的方式、看钟表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对于时间的概念。“宝贝,请你看最长的这个针,走三圈之后你过来叫妈妈,妈妈就可以和你一起读绘本了”。给孩子一个清晰的概念,既帮助孩子专注,又帮助孩子建立延迟满足的行为习惯。 

3岁到6岁阶段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他们已经具备等待和自控的能力。当孩子在一个团队中生活一段时间,他已经明白自己的需要不论多急,也得考虑到其他孩子的需要。

例如:在学校排队上厕所、洗手,过生日时候等待小寿星给自己发蛋糕,户外活动玩荡秋千……这时宝贝的耐性在发展,但还不老练,不能持续,如果发现他比之前有进步,要及时地鼓励他:“老师看到你今天等待了很久,现在终于等到你了,一定为自己耐心等待感到高兴”,这样孩子的忍耐力就越来越强。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有什么玩具,或者文具、衣服之类的,自己没有,跟爸爸妈妈表达自己也想有的时候。首先我们要衡量这个东西是必需品还是过度消费的,如果是必需品,比如,孩子很想看一本书,那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好的,我知道了,妈妈抽时间一定会给你买来”。如果孩子想要的东西家里已经有很多,这时候我们要和孩子讲:“妈妈知道你很喜欢那个玩具,可是我们家里已经有好几个类似的玩具了。妈妈觉得你可以拿自己的玩具和小朋友去交换玩”。如果孩子一定要买,也可以和孩子讲:“我知道你很喜欢,如果你能够计划你的零花钱,等你攒够钱了就可以去买了”。

再如:孩子很想要买一双溜冰鞋。我们就可以说:“哦,好的宝贝,那从今天开始,可能我们要计划着如何去花钱。你可以给妈妈建议,我们怎么可以省下一些钱,帮助你攒足买溜冰鞋的钱之后,我们就可以去买了”。这样不仅让孩子有了理财的意识,也给孩子输出信息:人生活在客观条件制约的环境中,在丰富的物质面前,我们不可能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713/1030332A9-4.jpg

在日常生活中能抵制诱惑,对于孩子而言是一种重要品质。儿童的抗拒诱惑能力是与幼儿的年龄有关的。一般来说,抗诱惑力差的孩子,自主意识缺乏,自控能力不足,大都具有“见异思迁,见啥就爱”的心理。我们要认识到贪欲的危害性,同时要设法控制孩子的占有欲、占有量,提高其克制能力,并采用转移法将孩子贪吃贪玩等方面转移到积极有益的活动上来。实践证明,“兴奋点”越集中,情趣就越高雅,对外界的干扰和诱惑就越具抵抗力。孩子抗诱惑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坚持。在平时,家长既要满足孩子的一些合理要求,又要控制某些不良欲望的无限膨胀,提高孩子对物质的抗诱惑力,让孩子们健康成长。

【用户分享延迟满足的案例】

@Jewel:我女儿每次她想要的东西,如果不马上满足她,就大哭大闹。一次带她出去逛街,她看到一个洋娃娃哭闹着让我给她买,我跟她说妈妈赶时间要回去做家务,你要是给妈妈帮忙,妈妈就可以更快地做完家务,到时就能带你出来买。开始也是不乐意的,耐心地说多几遍她真的跟我回去了,还帮着我一起扫地,擦桌子,第二天我也带她出去给她买了洋娃娃,她心里那个高兴劲啊,简直溢于言表。

--END--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