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不够?专注力影响更大!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在《专注》引用了一个研究结论:专注力比起智商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更大!而另一组研究结果表明,幼年时专注力越强的孩子,他们成年后越容易取得成功——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方面。专注力是许多关键能力的基础,比如自我管理,比如同理心。它会让我们变成更好的人,也会影响我们的社交活动。一、什么是专注力?
我们都知道,专注可以让学习效果更强,但它的作用远不止如此。人的大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情感与学业技能的区域相互联系,不能够专注做事情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往往也存在障碍。
我们生活在一个喧嚣的环境中,有很多东西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除了环境噪声、来自手机的诱惑,你也可能会受到自身情绪的干扰——尤其是负面情绪,我们总是对不愉快的事情念念不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失恋以后工作业绩/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大家一定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完全沉浸在一件事情中——绘画、弹琴、阅读的时候,会产生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仿佛在无我无他无众生相的妄境中,时间的流逝、环境的纷扰都与我们无关。你会被一种幸福的愉悦感包裹着,内心安宁平静。心理学把这种状态称为“心流”。当我们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或者把能力发挥到极致的时候,就会产生心流。在心流的作用下,我们可以实现高效率的学习和工作。
二、自我意识心理学家们把“关于思考的思考”称为“元认知”,就是“我为什么会这样想”“我之前想的居然不对”,“我应该这么想才对”。元情绪(意识到自己当前的情绪)与元认知共同组成了自我意识。无论是控制情绪,还是让自己静下心来学习,自我意识都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自我意识”中,有三种能力对我们学习和工作尤为重要——自主能力、抗干扰能力和专注未来目标的能力。自主能力意味着你可以从有很强吸引力的目标转移到他处,比如你知道比起自习,手机更能吸引你,但是你还是会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抗干扰能力意味着你可以专注于他处,即使身处嘈杂的环境依然心无旁骛。Simon Sinek在Ted演讲《伟大的领导者如何激励行动》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黄金思维圈模型。他指出,“世界上所有伟大的令人振奋的领袖和组织,他们思考、行动、交流沟通都是从‘为什么’出发。”专注于目标,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厉害。
三、提升专注力的方法第一善于运用你的手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如果有手部的参与,通常能够让我们更加集中精神。比如你在看书的时候,如果同时记录笔记,眼随手动,你的注意力也被吸引着。或者是当你看书的时候,用手指着文字看,会让你印象更加深刻,帮助你理解,这其实是同样的道理。同时,手部的运动也会让你保持精神状态的活跃,不会轻易受疲惫影响
第二先让自己进入状态再开始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总是难以在一件事情上专注,不妨先试着让自己进入专注的状态,然后才开始你想做的事情。前面提到当你注意力可以集中的时候,可以保持较长的专注。那么,你可以选择一件你感兴趣的、并且能够让你专注的事情作为开头,通过这件事情让自己进入状态,然后才开始真正要处理的事情。
第三清空脑袋里的东西头脑里如果同时想着很多的事情,通常难以处理好你要做的事情。你可以通过放松身体的方式,帮助自己把头脑里的东西暂时排空。或者是,选择一个较平静的时间,比如,在你起床没多久的时间,此时你的头脑里想的事情会比较少,会是一个专注的好时间。所以,顺便提一下,午睡是可以帮助你提高每天下午的工作效率的。
第四进行自我训练
每天留出一点时间,选择一件事情,让你的注意力保持在这件事情上,一开始可以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然后慢慢增加时间。长时间的训练会让你进入一个良好的状态,当专注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当你想要专注的时候,你很容易可以进入这种状态。
第五适当的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强身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让身体得到活跃,这样有利于你在专注的时候保持更长的时间。尤其是当你感觉到有一点疲倦的时候,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消除这种疲倦,让你回到一个较好的状态。
第六排除无关的干扰
如果工作的同时,qq一直不停的响,或者桌上摆着各种各样的零食,还是时不时拿起手机刷一刷微博,你认为这样可以做好一件事情吗?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关掉qq,桌面上不要摆放任何无关的东西,排除所有外界的干扰,只把你要处理的事情放在眼前。
第七别让自己太舒适过于舒适的状态不适合专注去做一件事情,只会让你的身体感觉到可以放松偷懒了。比如你躺在床上或者舒服的沙发上看书、看文件,相信不用一会你就呼呼大睡了;但是如果你是在办公室处理事情,会发现效率高很多。舒适的状态或者是舒适的环境都不利于你保持你的专注力。
最后送给大家一个提升注意力的训练办法舒尔特训练法舒尔特方格是全世界范围内最简单,最有效也是最科学的注意力训练方法。寻找目标数字时,注意力是需要极度集中的,把这短暂的高强度的集中精力过程反复练习,大脑的集中注意力功能就会不断的加固,提高。注意水平越来越高。但是这种简单,高效,科学的训练方法却掩盖不住其致命的缺点,这种训练的枯燥乏味只能适合有毅力与使命感的特殊人群,对于儿童采用这种方法往往效果很差。这也是舒尔特给无数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留下的遗憾。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