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磨砺中成长自己 ——记初中信息技术集团“同课异构”活动
接到备课组长通知我要参加4月4日的三校同课异构活动的那一刻,我就知道,我将再次经历一次磨砺、成长。这是我担任教学工作以来参加的最大型的活动,而且是要到外校上课,对于一颗“生菜”来说,挑战前所未有。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准备过程遇到的困难:
一是此次活动要体现大单元整体学习,上大课,这种课前期从来没上过;
二是要前往奎文实验初中上课,学生的整体情况不了解;
三是期间穿插了初二的信息技术合格考和初三的口语考试两个大型的考试。
准备过程:
本次确定的课题是“Scratch—打砖块游戏”,这个课题在Scratch中属于中等难度,但初一的孩子们目前所涉及的难度还不足以支撑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所以在备课的过程中就要考虑难度的问题、孩子们的接受度;此外,奎文的孩子们主要练习的是编程猫,对Scratch的界面不了解;针对以上问题,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和设计。
通过教研会商,通研整个项目发现“打砖块”项目涉及到的点特别多且比较零散,孩子们的前期积累不足的话,即使两节课的时间,也达不到一个理想的效果,孩子们从中也不会有太多的收获。经过备课组内三个轮次的集体教研会商、磨课,我们最终决定降低难度,落脚点是让孩子们经过两节课的分析与制作,明白解决问题的一般流程,同时在过程中发散思维,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 体验“打砖块”游戏,借助角色分析表找出实现每一个动作的主要模块(动作、控制、侦测等)。
2. 参考学习资源,合理搭建各类模块,创意制作“打砖块” 游戏。
3. 结合脚本分享交游戏设计思路。
通过学习目标可以看出本节课的一个整体思路:
先让孩子们去玩一个类似的游戏,让孩子们对这节课要做的东西有一个大概地认识,然后去梳理游戏中的角色和对应的动作并在Scratch软件中去找一下实现动作的模块,完成角色分析表。这一部分的意义就在于让孩子们去梳理游戏脉络,把握关键点。
然后让孩子们以活动一找出的游戏关键部分(小球)为游戏的切入点,参考导学材料第二部分逐步完成“打砖块”游戏主体脚本搭建,期间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和展示发现问题。集中解决和完善脚本,并对关键模块的使用进行点拨:侦测鼠标、控制方向、数据运算与逻辑;完善之后,再次结合脚本进行展示。
游戏主体完成之后让孩子们自主设计“砖块”脚本,砖块的脚本设计相对简单,所用到的功能模块在主体部分都已应用到了。在这个活动环节提醒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进行设计,不拘泥于“砖块”一种形式;同时注重小组合作并交流展示。
进程快的同学可以参考到学材料进行拓展活动,让你的游戏更像一个游戏加上开始/结束,或者能够积分等功能。
大家最终进行作品展示,结合脚本分析设计思路;能够结合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
第二阶段:同课异构课堂
4月4日上午先观摩了峡山实验初中和奎文实验初中的课,下午上课:
第一位:李建成老师(峡山实验初中)。这堂课也是先让孩子们玩游戏,然后去分析游戏,画流程图,然后去制作游戏,整个过程放手十分的充分,孩子们得到了充足的时间去实践和创新。在制作之前,为同学们展示了详细的小目标,让孩子们目标明确,最终的效果也还不错。我也从这节课中思考两点:
一是,放手充分是放羊? 虽然老师给学生展示详细的小目标,但是过程中是不是还是需要引导?二是,学习目标第一条的核心知识“变量与坐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体现的不够充分,而且不能支撑起整节课。
第二位:许京涛老师(奎文实验初中)。这节课使用了271BAY是一大创新,此前还没有信息技术学科应用271BAY。在教室一节课时间,利用271BAY绘制了3个游戏角色流程图,第二节课到机房去制作游戏。前期的准备让孩子们对游戏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在后期的游戏制作中比较顺畅。但流程图的绘制对学生的基础来说是个挑战,难度过大;孩子们在没有充分认知的前提下能否正确地使用流程图,这是我的两个疑问。
第三位:刘琦(昌乐二中)。说说我的这节课,整体设计没有问题,学习支架也没问题,孩子们在这三节课中也是最配合的,最大的问题出在了我身上。可能是过于紧张,课堂组织出现偏差,因为学生于我是陌生的,我对孩子们的了解不到位,孩子们也不知道我会怎么去组织这节课,所以就需要我要让孩子们清楚明白的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前期我也做了相应的准备:把相关活动内容统一设置成了桌面,一目了然;并提前下发了导学材料;但在课堂上我并没有重点的去强调这些东西,孩子们或许也紧张,没有明确的听到或者看到,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做;这就导致了我后期的课堂把握偏弱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培训不到位,下发得的导学材料孩子们没有意识去看,甚至有的没有打开。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我没有很好的关注到学生的作品,有很多问题我都没有及时的发现,就没有引领和提升。
第三阶段:通过本节课盘点自己的收获和认识:
收获:
第一点,经验是学不来的,整个备课的过程中,修建老师跟我强调了很多注意事项,但一到课堂上,因为紧张全忘了!这个东西不是别人提醒就可以的,它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内化形成的一种能力。
第二点,上课的紧张问题,后来和组内老师交流中我总结,归根结底是自己对着镜子练习的太少,练习一遍和练习十遍是不一样的。心里面没底,没底就紧张,紧张就出错!
第三点,调研培训要充分,这节课前我只是了解了相关的教学进度,而没有了解相关的教学方式方法,导致在培训时没有很好的效果。
第四点,无论什么情况都要关注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眼睛要时刻关注着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就是老师最应该进行点拨、提升的地方。
通过本次集团的同课活动,我对同课异构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同课异构”把课堂作为教学研究的实验场地,引发参与者的碰撞、交流,取长补短;
“同课异构”不仅让我们看到不同老师对同一内容的不同处理,看到不同的课堂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
写在最后,感谢集团组织初中能手送课、同课异构活动,让我又有一次成长的机会,感谢初中信息技术备课组的兄弟姐们,帮助我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发展自己!我会继续努力!!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