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课题引领教研,信息技术优化课堂
三级课题引领教研,信息技术优化课堂
如今,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的研究已经进入纵深阶段。我校也积极投入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中,并成功通过教育部课题子课题《互联网+背景下教师信息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学校实践案例》和省级课题《九年制学校信息化条件下学科教学技术与创新研究》的申报,同时面向各教研组开展了校级课题申报。在三级课题的引领和驱动下,我校先是对老师进行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培训,然后于今夏六月,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信息技术融合优质课的展示活动。
叶佳钰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节音乐课《草原上》。在优美的音乐声中,以微视频展示的形式带领学生进入大草原,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叶老师还在音乐课中使用了希沃白板,把音调,音标,旋律线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利用制作好的音符图卡,找到每个旋律的特点及规律。视频的呈现,舞蹈的展示,软件的合理运用,为学生创设了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沉浸在美的享受中。
邵晶晶老师执教了《七巧板》一课。这节课邵老师别出心裁,利用信息技术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首先,她利用白板直接移动七巧板各个图形,并配合思维导图对七巧板进行分类。紧接着,融入微课进行七巧板历史的介绍,让学生有更深的情感体验。在拼图时设计闯关环节,并且把学生作品实时投影到白板上。最后,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在练习环节融入了游戏pk环节,白板瞬间变身成游戏ipad。整节课就在动手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了新知,这节《七巧板》,信息技术的呈现多种多样,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叶正欣老师上了一堂《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学课。纵观整节课,教师围绕三个方面进行教学,一是以课件播放的形式直接切入主题,引出复式统计图;二是通过现场调查数据完善图表,再在图表中逐步完善与纠错,让学生深刻意识到制作复式统计图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三是通过展现制出的统计图,从图中获取信息,找到数据,进而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充分感受产生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
蔡欣晨老师执教的《小猴子下山》又给人另一种感受。不仅图文美观大方,教学环节也设计得很棒:有用智慧拼音、开小火车、连连看、你演我猜等环节不断强化学生记忆培养动手参与能力和观察力。还有运用生字词造句,注意书写规范,耐心细致,学生易学易懂。微课《手部变形记》知识点的讲解落实非常到位。真可谓是匠心独运。
邱旸老师的音乐课以“旅游”形式让学生在“游玩”中学习音乐。通过互动体验,趣味编创,肢体律动等形式,带领学生领略亚洲三个国家各具魅力的音乐风格。本堂课利用信息技术促使学生更简易地捕捉音乐要素,从而总结各国音乐特点,达成学生能辨别各国音乐的教学目标。短短40分钟的课,就让学生领略到几个国家不同的音乐风格,这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难以完成的。
林月平老师执教的英语课可谓妙趣横生!林老师既有利用动画,歌曲,图片等进行教学,也有合理运用软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呈现、反馈。通过多种多样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有收获。该堂课不仅展示了林老师信息技术水平的高超,也成功地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何晓丹老师的语文课试图用信息技术融合的手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在课中能做到真正的畅所欲言。何老师的语言功底深厚,能够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巧妙地串联课堂各环节。本课的总结部分还采用了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孩子对知识点能更加扎实地掌握。
林逸飞老师的物理课引发了学生积极的思考,在探究新知的同时也拓宽了孩子的视野。本节课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试想,如果对宇宙的知识光靠老师的讲解来完成,学生会感到这个概念是抽象的,枯燥的,不容易理解。但是林老师充分运用了专业的天文软件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难题就迎刃而解。学生不仅被老师生动形象的语言代入到“浩瀚的宇宙”中,也被老师高超的信息技术所折服,听得津津有味。
短短的两天过去了,在专家评委和听课老师一次又一次的掌声中,信息技术融合优质课圆满落下了帷幕。此次展示,不仅让我们看到展示课老师精心的教学设计,多样化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看到我校年轻老师对教育信息技术的满腔热情和积极实践,在展示和探索中,老师们也收获了自身的成长。希望老师们能继续不断研究和探索,在平时的教学中勤思考、多实践。在平时的教育科研中,群策群力,让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再迈上一个新台阶!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