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第四讲】2019年秋季学期STEAM教育公益培训课顺利开展!
本期主题:
你会制作手电筒吗?
主要内容
教师拿出制作好的手电筒进行展示,并进行相关背景导入。引导幼儿填写好自己的任务清单,做好准备。向幼儿介绍每一个电子元器件,并用一个特殊的符号来表示,建立幼儿脑中符号与实物之间的联结。教师示范用材料包里的电池、开关、灯泡连接一个使灯泡发亮的电路图。幼儿使用制作手电筒的材料包,自行连接电路使小灯泡发亮,然后将电路图记录在任务清单上。对于不能点亮小灯泡的,通过检查电路图排查原因,最后再将元器件其放入盒子中固定成手电筒的样式,为手电筒贴上贴纸,展示与分享。
1
情境导入
展示手电筒导入课堂,并引导幼儿在任务清单上写下自己名字和日期。
教师示范任务单应该怎么写

任务单用人物图像表示名字,用日历图像表示时间,避免儿童因不识字而产生填写任务单的障碍。
写写我自己的任务单
2
认识材料
教师展示一个手电筒具体组成的元部件,同时将实物的元部件与对应的符号构建联结。
小朋友将实物和符号联结起来需要一定程度的抽象思维,幼儿园大班小朋友的思维以具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刚刚萌芽,所以不是每个小朋友都能准确了解每个实物所对应的符号。
3
自己动手试试看吧!
小朋友自行领取材料,组装电路,探究如何能让小灯泡发亮。

实验记录
将实验过程真实、准确的记录下来是科学探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小朋友们也在学习认真记录自己的实验过程……
4
反思交流
一些小朋友组装出来的灯泡亮了,一些小朋友的没亮,通过他们记录的电路图和实际的电路,与其它小朋友一起来探究一下小灯泡不亮的原因吧!
10/19
周六
今天小朋友们动手点亮了自己的小灯泡,并把它们组装成了一个手电筒。在最后,小朋友们很乐意分享自己的电路图和展示点亮的灯泡。本期内容的部分操作(如电线连接)对于小朋友们的精细动作是一个考验,但小灯泡的点亮是明显的目标激励,小朋友们都能克服困难,点亮自己的小灯泡,并且获得一定的成就感。
小灯泡的电路图体现了STEAM教育中的科学(S),实际连接电路体现了STEAM教育中的技术(T),最后组装成为一个手电筒体现了STEAM教育中的工程(E)思维,为手电筒的外观贴上贴纸使其美观体现了STEAM教育中的人文(A)!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