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岁新西兰微留学体验STEAM课堂(2019-2020年寒暑假插班当地名校)
新西兰沿袭英国教育体制,是世界主要英语国家之一。在经合组织(OECD)评估中,新西兰一直排名世界前列。经济学人智库(EIU)2017年报告新西兰在“全球未来教育指数”排名第一,新西兰基础教育发达,国家安全,人文素质优越。我们利用参与新西兰微留学的机会,实地考察了多所中小学,我们惊喜的发现,新西兰在中小学阶段就引入并积极开展STEAM课程,而且发现当地孩子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
什么是STEAM教学
STEAM 代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于一体的综合教育。近几年来,STEAM在全球竞争力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新西兰很多中小学课堂都引入STEAM教学理念,积极开展相应的课程。
STEAM课堂上,教师会提出一个问题,由学生组成探究小组开展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要使用技术搜集、分析数据,并设计、测试和改进一个解决方案,然后与其同伴交流研究成果。学生的STEAM素养,就是在这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STEAM教育提出的目标是“面向21世纪核心素养的教育实践”,期待国际部的学子通过这种跨学科、项目式、探索式的学习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
参与新西兰奥克兰中小学微留学的孩子,有机会亲身体验新西兰的STEAM课堂。这会帮助孩子了解更多样化的课堂思维,有助于开辟国际部学生更宽广的视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研究者普遍认为,STEAM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过程,其倡导的教学过程是探究性教学、基于项目的教学、基于设计的教学、基于证据的教学过程,是学生综合利用STEAM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是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协同发展过程。
STEAM教学的本质是师生的思维活动,STEAM教学过程要引发学生积极思维。依据我们长达十余年的思维型教学研究,STEAM有效教学需要遵循动机激发、认知冲突、自主建构、自我监控、反思与迁移等五个基本原理。基于这些原理,其基本教学操作程序包括:
第一,创设情境。在情境中产生疑难,在疑难中产生问题,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积极思维,这是创设情境的目的。在STEAM教学中,教师要设计一些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两难情境”,或者看似与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相矛盾的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完成知识结构的构建。
第二,提出问题。问题最好是在教师创设的基于生活实际、接近真实案例、紧扣教学内容的情境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以激发积极思维和内在动机。我们归纳了优秀问题标准:问题的设计有思维性和挑战性、开放性和探索性、准确性和适切性、层次性和条理性。对教师而言,要留足思考时间,给予恰当引导;反馈要具有针对性,并鼓励自我评价。
第三,自主探究。已有研究表明,教师引导下的自主探究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发展(王碧梅,韩葵葵,胡卫平,2015)。在STEAM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加强与学生心理或行为的情景互动,基于项目、创新设计、任务探索等过程完成认知(思维)互动、情感互动、行为互动;一方面还应恰当地列举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将自主探究映射至校外活动。
第四,合作交流。随着探究教学理论的发展,探究教学和合作学习已经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合作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究本质上没有明确的时间序列界限,合作探究学习阶段就是探究中交流、交流中积极思维的过程。有关合作交流的形式,主要有三种观点(韩葵葵,胡卫平,王碧梅,2014):一是社会认知学习观,强调个体、行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考虑法规、政治和文化等社会文化因素;二是社会文化观,聚焦于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社会加工,强调学习是任务、情境和文化的相互作用;三是将社会认知和社会文化观点结合起来,理解合作学习(包括认知和社会加工)中知识的增长。在STEAM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接受合适的观点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交流。
第五,总结反思。总结反思本质上是思维的自我监控,是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核心,是对合作探究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自我意识表达。在此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方法、技术与过程、思维方式等进行总结和反思,使学生加深对知识、技能、方法、过程的理解,提炼而形成自己的认知策略。
第六,应用迁移。在STEAM教学末期,教师应注重两方面应用迁移:一是将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真实情境和其它领域,解决实际问题;一是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以不同形式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良好的应用迁移应是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能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而自主解决问题。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