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工程思维法,破解STEAM学习精髓!
昨天和大家聊了设计思维(传送门设计思维,一文揭穿STEAM教育的“真相”,其实你并不懂!)。
那么我之前总结的STEAM教育三大底层思维的另一个:工程思维到底又是啥?
最近,一起参与“未来之城设计大赛”的家长们,身在项目中,应该很有感触。工程思维是一种“高阶思维”,是一种筹划性的思维。
随着项目的进展,学生们已经开始进入选型城市区域的实地调研、头脑风暴和模型设计阶段,所以今天由“未来之城”项目出发,借助一本经典的《小小工程师》的童书,一起看下工程思维是什么?
STEAM课程中,除了注重项目设计、问题驱动,课程教学中一直贯穿工程实践流程。

细心的家长应该会发现,工程实践流程和昨天说的设计思维流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的确,设计思维本身也是脱胎于工程思维之中的。
那么工程思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如此重要?我借用“未来之城”的项目手册中的一段话:
工程思维的第一个特点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明确问题是高效率完成任务的关键一步。
工程思维还指完成任务时能较好地运用工程设计方法: 明确问题——头脑风暴——调查研究——实施——迭代——分享。
除此之外,工程思维还强调迭代意识、权衡折中、风险意识等,当学生按照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城市设计时,他们已经接近一个真正的工程师。

工程设计方法不仅用于城市设计, 也可用于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
今天不讲太多理论了,我来“拆”两本颇受好评的书。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先给一些工程思维的启发,让孩子像工程师一样思考,像工程师一样将科学应用于实践。

书本启发,让你像工程师一样思考
首先,给大家推荐的第一本书,是加拿大香农·亨特(著)和詹姆斯·汉考克(绘)的《小小工程师》。这本因为有很多的插图,所以适合小学低龄一点的孩子进行阅读。

《小小工程师》是一本全彩页的书,主张了七步工程思维法,启发和运用孩子的工程思维。
孩子们天生就是工程师,都极富创造力,会不停地提出各种疑问,又善于解决问题。而工程思维会帮助孩子们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科学和技术的知识,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书通过九个实际工程案例,激发孩子对工程思维的兴趣,引导孩子用工程实践流程,去解决案例中的问题。
比如讲解计算机工程的《沃兹国历险记》,其实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了苹果电脑开发、创造、优化和分享这四个步骤。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故事设定的更有趣,而这之中也穿插了一些小花絮,例如奶油苏打电脑,还有沃兹的“电话销售”身份,也让大家对每一个工程都充满兴趣。没想到吧,我们说起苹果的时候,乔布斯居然被如此弱化了。

对于每个不同的方案,书上会有提示所使用到的不同实践步骤,孩子们能有效地将工程实践流程,加以自己的学科知识,真正地运用起来。
除此之外,对于案例的历史内容补充,也是激发了孩子的设计思维。可能孩子会有一天来告诉你,戴森不只是吸尘器和吹风机品牌,而是真正的吸尘器发明家。



工程思维应用,设计一座未来之城
要说这本书我最喜欢的部分,那一定是环境工程。相信很多参加“未来之城”项目的孩子也和我一样,受到了不少的灵感启发。

刚开始项目的时候,我们的玩物少年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从知识的补充,到自己对未来之城的课前思考,还和浙大建筑规划院的老师请教专业知识。

工程实践,离不开知识体系的储备
设计一座城是一件很cool的事情,工程思维能运用好也是一件很创客的事情。但其实,在这背后,要引起重视的是:知识体系的储备。比如,玩物星球面向一二年级的BE课程(Basic Engineering),有部分之前学过乐高机械的学生,经过测评,都在“回炉重造”的课程。因为,在课程设计中,特别注重基础的力学结构、机械机构的知识导入。即便一本学习手册,也反应出我们对知识严谨性的要求。
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夯实基础,也为以后更为复杂的机器人项目,更有创造力的未来之城和小发明家,提供工程思维基础。
说到知识储备,最近还寻觅到一本书,也分享给大家,这是“读小库”系列里的《机械设计从头学》。作者是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综合理工学研究科博士,是Fablab Kannai(横滨自造基地)的创办人。
当然,里面的内容已经有一定的专业性了。我也给儿子翻过,我观察下来,虽然他看不懂里面的一些专业术语或者计算,但因为配了很多插图,还是会喜欢经常去翻。所以,这本书,作为知识储备,很不错,到以后的初高中阶段,想必就更有用了!
还是昨天那句话,在美国发展了30多年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形式,不是我们短短两三年就可以说清楚、做明白的。
没有系统的顶层设计,没有基础的底层思维支撑,我们又如何能真正理解STEAM教育的核心。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