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时代,我们的孩子能学到什么?
一篇文章让你明白什么是STEM教育。
近几年,STEM教育如龙卷风一般短时间内席卷了全球教育界,影响深远。随着STEM教育在中国发展势头的不断趋升,许多家长基于盲目跟风的心态,在对其一知半解的情况下,给孩子报了STEM教育课程,并单纯的认为STEM教育就是机器人课程、少儿编程等“高大上”的学习科目。
其实,STEM教育远远不止那么简单。它背后是一套系统化的学习思维与课程体系。
STEM教育到底是什么?
官方说法,STEM教育是融合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种核心素养的跨学科教育理念,是新的综合学科背景下的教育思潮。这种说法在让许多家长“不明觉厉”的同时,也有些“不知其意”。
其实,STEM教育可以理解为“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既培养孩子“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的科学性思维,又培养孩子“像工程师一样解决问题”的解决问题能力。
它不同传统课堂教育的知识灌输,更强调孩子在实际探究中“思考与解决问题”。
如常规手工课教孩子做一个小挎包,基本采取如下几步:第一步,教孩子如何裁剪布料;第二步,教孩子穿针引线进行缝合;第三步,教孩子在缝合的方法。最后,给小挎包缝上带着背在身上。孩子按照教师所教的步骤就可以做出一样的小挎包。
而在STEM教育模式下,教师却是这样教授的:
第一步,代入故事情境,引发孩子思考,让其依据生活需要制作小挎包。这时孩子会思考小挎包的功能以及需要的具体材料。因小挎包装物品需结实耐用的特性排除纸张、塑料等材料;因其背上身上需要柔软舒服的特性,排除以木板等硬物为材料,最终根据其功能性以布料作为小挎包的原材料。
此时,教师顺势抛出第二个问题,胖子与瘦子所背的小挎包有何区别?孩子在思考中得出身材与小挎包尺寸之间的联系,通过数学测量与计算记录下适合身材的小挎包尺寸。并在纸上绘出小挎包的制作图纸,根据图纸剪裁布料后缝制出形式各异的小挎包。
深入思考一下这两种不同的教育流程,你会发现:
传统的教学方式做出的小挎包千篇一律,没有特点;并且孩子们只是学会了小挎包的做法,下次做别的东西又不会了。教师向孩子灌输了制作小挎包的知识,孩子却没有培养思考与制作的思维,不懂制作新东西的方法。
在STEM教育方式下,孩子们掌握了制作物品的科学思维方法。
一、根据实际需要,思考所做物品应实现的功能。
二、大胆假设,反复构思物品的模型与材料。
三、实施探究,在实际操作中制作物品并解决问题。
将这一思维延伸后,孩子们在以后设计编程软件、小机器人、航天器等等都可以应用。体现了在实际需要中发现问题 →在假设与构建中思考问题→ 在实施探究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STEM教育内涵。
它的教育目标是让孩子掌握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法。
STEM教育的优势与特点
在培养孩子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思维之外,STEM教育背后还有着一套复杂、系统性、科学化的课程体系。
这套起源于美国的STEM教育课程,与我国当前的课题体系有着本质不同。它是一种基于真实情境主题的跨学科课程整合方式,让孩子在探究问题中将跨学科知识无缝衔接,让学科融合不再是一句流于表面的口号。
该课程打破了我国课程出现的学科过早分化、学科间缺乏互动、课程内容重复交叉等桎梏,已成为解决我国课程弊病的“灵丹妙药”。
那么,STEM课程又如何做到跨学科教育的呢?
笔者以在STEM教育行业中深耕数年的艾科思教育乐高机器人课程为例,让大家知道STEM课程的优势与特点。
艾科思的乐高机器人课程以工程思维、创客理念为依托,融合了scratch编程、3D打印、金属配件、生物及机械构造等知识。孩子在课程学习中会应用到选择实验材料所需的物理材料特性知识、3d打印所需的数学建模知识、机械人手臂制造所需的仿生学与机械原理知识、控制机器人行走与躲避障碍物所需编程知识。孩子在制作机器人过程中,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为现实发展和未来发展奠基。
STEM教育,面向未来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无法想象几十年后的未来变化。未来时代,知识更迭速度会越来越快,无数知识与技术会被时代所抛弃。而STEM教育所培养的获取与运用知识能力、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将是未来人类的立足之本。
因此,教育需要面向未来,让孩子在未来社会占有一席之地。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