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跑偏了的STEAM课程,你中招了吗?【天思聊STEAM之一】
我是天思老师,哈工大航天学院固体力学硕士毕业,从刚毕业去幼儿园建孩子的实验室、上科学课开始算的话,在STEAM课堂一线工作了8年了。目前在上海做自己的STEAM教育品牌,过程不易,也攒了很多话想说鸭~
图为我的学生在交流如何让小船装载更多硬币
目前STEAM课程(指包含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跨学科课程)的内容可以包括创客、机器人、编程、科学等等内容,都算是新奇的,孩子可以动手参与、在实践中学习,因此STEAM课程越来越受魔都家长青睐。值得家长朋友们和教育者思考的是, 在外教、科学魔法秀、实验材料包、3D打印、机器人这些新鲜浪潮退去后,STEAM课程到底能给孩子带来哪些提高呢?
图为我的学生在探索杠杆并做规范的实验记录
本系列文章将讨论学生在STEAM课程中能获得的提升,解读STEAM课程背后的美国NGSS(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下一代科学课程标准,在眼花缭乱的STEAM课程中,跟家长一起聚焦到那些对孩子来说重要、符合时代趋势且不会轻易改变的教学目标之上。
请允许我卖个关子,在聊STEAM课程是什么前,先在本篇文章“数落数落”跑偏了的STEAM课程,它不该只是这样鸭,看一看你有没有中招鸭:
跑偏一:看老师秀
“看秀型”STEAM课程中经常上演不必要的科学秀来夺人眼球。做营销活动的时候秀一下就行了,如果课程设计就是按照科学秀的思路设计的,孩子会陷入兴奋的状态,这样的孩子通常会大呼小叫,把东西扔得乱七八糟,很难自主学习或者跟随老师做出有深度的思考。
专注 VS 兴奋
上图是我课堂上同学们投入地造轨道;下图是某课程花里胡哨中
STEAM课程需要学生专注。在我的课程中我希望看到孩子们投入地(engaged)做事,用心地思考,成功后收获平静的喜悦。所以请家长朋友们多多关注孩子的专注度而不是兴奋度。
另外,看秀型课程经常使用新奇的玩具教具,这些blingbling的材料多半是离孩子生活很远的化学物质,是孩子理解不了也无法探索的。
比如上图中超级常见的水果电池孩子们就理解不了。想理解为什么水果可以发电,那我的学生至少要理解什么是电,还要理解电子如何迁移。可小学生通常连电池是怎么回事都说不清楚。由于没有生活经验的落脚点,玩到下课之后,内容对他们的影响也就结束了。
在我的课上,任务内容很简单接地气,比如上图给三只小猪造个房子,经受大灰狼的风力测试;材料也很简单很常见,学生使用纸板、木材之类的简单材料。但是我给孩子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来发挥他们的创意,我们也有大量的背景资料、案例供孩子参考。当孩子们想办法参考案例做设计、制造、测试、讨论时,我知道他们的大脑在飞速旋转,这才是学习呀。
学生在商讨该如何设计迷宫
我用两个教育圈内的热词为这一段做个总结——你的孩子是使用科技产品的消费者,还是利用科技来创造产品的创造者?看秀型课程将孩子看成消费者,除了用新鲜玩意制造感官刺激之外,恐怕也不能带给孩子多大成长了。
跑偏二:记忆知识
已经2019年了,一切可以百度到的东西,都不该成为STEAM课程的教学重点(甚至百度都快被抛弃了)。然而家长对获取知识量的关注仍然很多,为了满足家长的期待,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也比较简单粗暴。知识型STEAM课程甚至请学生背诵大气压强、牛顿三定律这些抽象内容(反正低年级也理解不了,索性就背了),却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
我教学生使用电脑就可以查阅海量的知识
听闻一位五岁的同学在某知名课外班上做了坦克,课后讲解时老师问“履带的作用是什么?”孩子脱口而出“增大受力面积。”家长很生气,认为孩子用了很多时间记忆理解不了的东西,太虚张声势了,当时就退课了。另外一个教育集团的STEAM课程仿佛在做应试培训,一个一个知识点地照本宣科,跟家长的期待大相径庭,也退课了。
布鲁姆教育目标中最低效的教学方法是记忆
(然而其它的教学活动可对老师有更高要求)
在天思老师的课上,为了达到更加深度的理解,我们会使用多种“高级”的教学方式,这些也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学习(how to learn)。因此我们的家长经常说“没想到孩子掌握了这么多知识点”,然而我们从来没有专门拿出时间来特地学习知识点,只是孩子们投入到一个一个高效的教学环节中的自然结果而已。
举个上图中的例子看看高级的教学方式。比如我的学生在一次课程中制造了多种机械臂,他也可以自己发挥一下,把平时的经验加进去;这还没完,他需要测试、改进并评估了三种夹子哪个最好用、最舒服,学生还要讲出评价依据;更进一步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并做分享讲解。经历了这些高强度的学习体验,学生自然印象深刻,遇到类似情况也会自己学习了。
机械臂评估报告
跑偏三:手工培训
STEAM课程的结果外化相对容易,不管是小实验还是小工程,学生做了什么都是明摆着的。通常情况下,家长看到学生的作品能运转、也挺好看的,也就满意了。然而某些机构的学生在做的过程中通常照着PPT或者老师的指令来安装组件,却通常缺少把自己的想法施展出来接受检验的试错机会。(硬币的背面是内容标准化)
一模一样的作品意味着学生空间不够
有一个最简单的办法避免踩坑,家长朋友如果发现班级中所有同学的作品都像上图那样是一模一样的,或者对材料包的依赖性很强,那就要好好了解一下课程和老师了。通常出现这种情况是内容的自由度不够,老师的引导过多造成的。老师依然在用传统课堂的方式来做“手工培训”,缺了点STEAM的“创造”内核。(在项目制教学中学生的发挥空间也会被称为Students' Voice And Choice)
在天思老师的课程中,我们还希望孩子创造!不仅要做出成果,而且成果必须有自己的特点,把自己的思考、个性乃至灵魂都融入作品里去。下图中我的学生组装了各自的风力车。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连接了不同的电路,使用了不同的车体结构,结果的不同也引起了孩子的反思:“为什么他的更快?”
我的学生用基本材料组装了两个风力车
三个跑偏讲完啦,那理想的STEAM课程是什么呢?这就要回归到NGSS课程标准中啦,后文详谈鸭。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STEAM教育作为比较新鲜的素质教育品类,做起来也是不容易。希望这个系列文章能发出一点点不成熟的声音,能对家长和教育者有一点点启发,促进我们共同为孩子打造出更好的STEAM课程。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