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STEAM课程案例分享

网友投稿 2018-06-24 09:54

国外STEAM课程案例分享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4a036-0.jpg

前两期推文中,我们关于未来教育的方向进行了一些讨论。就国外流行的STEAM课程如何与博物馆教育进行结合,阐述了一些想法。本期推文我们将以史密森尼学会和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为例,介绍他们在STEAM课程和博物馆教育上进行的成功探索。并从中汲取经验,探索STEAM教育在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之路。

一、史密森尼学会教育学习介绍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4aD5-1.jpg

史密森尼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是美国一系列博物馆和研究机构的集合组织。该组织囊括19座博物馆、9座研究中心、美术馆和国家动物园以及1.365亿件艺术品和标本。也是美国唯一一所由美国政府资助、半官方性质的第三部门博物馆机构,同时也拥有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系统和研究联合体。

依托自身优势,史密森尼学会在教育活动方面有着丰富而且成功的经验和案例。教育工作是他们的工作重点之一,博物馆会扮演实验室角色,创设新颖的、非正规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并将其与正规教育体系勾连。为了更好地组织博物馆教育项目,史密森尼学会在1971年就专门成立了“史密森尼教育和博物馆研究中心”,对学会系统的教育活动进行总协调,并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博物馆学,提升博物馆研究的实践。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04163-2.jpg

史密森尼学会乃至美国大部分优秀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并且特点鲜明,具体如下:

1、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试听放映、体验探索、针对学生的教学课程以及教具外借、教师培训、学生实习等等。

2、完善的教育设施设备

拥有大量的教学实验室和场馆、以及丰富的教具用以支持教学活动展开。

3、馆校合作深入且学习项目优先

博物馆不仅为学校的参观提供支持,并且还会参与教材编写,甚至发展博物馆学校,与学区学校共同设计、实施教学项目,并且实践博物馆学习。

4、多元化的教师职业发展项目

向在校教师提供了多种类型和不同程度的职业发展项目,包括课程和教材。这些项目有讲习班及后续班、专题研讨会、实习、包括驻馆实习)和上岗培训活动等。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04B3-3.jpg

二、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教育学习介绍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014T-4.jpg

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以下简称VA)是位于英国伦敦的工艺美术、装置应用及应用艺术的博物馆,成立于1852年,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该馆己成为全球最大的设计艺术博物馆。

VA对自身具有清晰的定位,其藏品主要针对工艺设计。所谓设计是将设想通过合理的规划、周密的计划,通过各种感觉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其本质上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这也就意味着VA在公共教育方面具有天生的跨学科性质。并且VA在跨学科资源整合的活动开展较早,也向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用以参考。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05Q1-5.jpg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04L7-6.jpg

VA公共教育项目按照人群划分为分为六大版块:专业人士、学生、社区及其他拓展、教师、社会青年、实习生计划。活形式包括讲座、工作坊、研讨会、短期课程、长期培训、竞赛等形式。依据不同人群的特点与需求展开,在这里我们主要针对学生的教育项目进行介绍。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05108-7.jpg

英国的维多利亚与又尔伯特博物馆一直努力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激发灵感的场所;向大、中学生提供设计行业工作的建议和实践经验,对其持续职业发展做出一定的积极影响。该馆专口为学生们开辟了工作室,并通过与设计师、艺术家、演员主导的各种活动带领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0HU-8.jpg

1.建筑主题工作坊

该工作坊由建筑师艾丽卡·博尔科夫斯卡带领小学生探索建筑与人的关系,涉及到艺术与设计的结合,及设计与技术的跨学科问题。具体的实施方案为:在该馆通过调查了解建筑的结构与形式,并质疑建筑师是什么、建筑师是做什么的,及什么可以启发建筑师等问题后 ,学生们将被要求将完成该馆门前改造为游乐场的设计,并使用木挥、弹性带等技术并制作模型。  

2.服装主题工作坊

该工作坊根据英国义务教育关键学段3了划分,通过艺术与设计及历史两个维度进行跨学科的教育。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0O41-9.jpg

三、经验与思考

从史密森尼学会和VA的案例我们能得出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经验,但同时教育是需要土壤的,需要参考国内发展情况才能在博物馆中开发出适合中国学生的STEAM课程。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得到一些启发和反思,具体内容如下: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0D46-10.jpg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01940-11.jpg

1、研究是教育的基础

博物馆课程是基于文物和文化研究而生成的,课程形式的变化其本质是帮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方法来更好的理解掌握博物馆所传递的信息。譬如湖南省博物馆在改造后的马王堆出土文物精品陈列新加入图像展示部分备受好评,究其原因,在于湖南省博对马王堆文物研究的坚持。在丰厚的成果支持下,内容的跨界创新和解读才更能更加游刃有余。同理,STEAM课程的开发也需要研究成果支撑,否则课程便会流于动手和实践而无内涵可言。

除了博物馆藏品的研究,博物馆教育的研究也是必须要被重视的。不论在课程设计还是教学实施环节,都需要具有教育学背景且相当了解博物馆的专业人才来进行。博物馆教育也是一门学科,当博物馆教育职能被推向前方,必须强调相关的教育人才培养才能真正让博物馆教育职能最大化实现。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0LN-12.jpg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15493-13.jpg

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陈列三维投影展示

2、注重跨学科课程设置

博物馆是一个天然的跨学科教育场所,观众在参观中,行走与站立的交替运动让他们对空间中呈现的物体进行观察和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元素都可以是被学习的对象,并且它们将会交叉影响着观者的认知。如何将博物馆教育的优势发挥出来,前两篇文章中我们已反复强调,此处不再赘述。点击连接查看前文(MUSEUM&STEAM② || 如何在博物馆中开发好STEAM课程?)

3、明细受众

不管是史密森尼学会还是VA,他们都提供针对不同人群的教育服务,VA更是对服务对象进行详细分类。博物馆的STEAM课程的开发,同样需要针对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设计相关课程,有的放矢。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1A01-14.jpg

VA公共教育项目表

4、加强教师培训与馆校联合

STEAM课程需要持续进行才能够达到理想效果,但目前中国的教育环境,并没有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博物馆参观学习。因此对教师进行相关的课程培训,鼓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博物馆STEAM课程,对于提升博物馆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目前来看虽然一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尝试STEAM课程的开发,但是与博物馆的合作还是相对薄弱的。

5、加强与外界机构的联合

目前中国大部分博物馆的教育活动都面临供不应求的现状,但不论是中高考改革,还是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都将文化教育需求推向新高。面临巨大的供需缺口,大量的社会机构涌入,导致目前博物馆中的研学团体剧增。但这些机构质量参差不齐,而且讲学导师没有成熟的准入考核。作为博物馆,虽然没有足够的力量满足所有观众需求,但也应当对相关的机构进行合理有效的引导。或者与其合作,进行博物馆教育能力培训,课程设计指导,实现双赢。

6、建立博物馆STEAM教育课程评估体系

评估体系的开发一方面应用于基于博物馆的STEAM课程设计评估,另一方便也可以用于课程开发的研究、学习,以及培训。但需要注意的是,文化类的项目评估难以量化,因此评估指标需要尽可能公正、科学,考虑场馆差异,并在细则中体现。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626/0954512953-15.jpg

伦敦皇家艺术学院校长保罗·汤普森教授曾说过:“我们无法预测未来,但我们可以先于未来行动,并运用我们独特的知识、途径和方法来塑造未来。”博物馆与STEAM教育的融合正是如此。在素质教育时代全面到来之前,探索这一在欧美已被证实的教育理论如何与中国博物馆结合,正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