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和创客教育,只为培养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

网友投稿 2019-07-23 15:08

这几年是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教育改革趋势比较猛烈的一段期间,基本上全世界范围内都出了一些新的科学教育的国家标准。也有很多新的名词出现,比如:STEAM教育,还有我们国家出台的高中新课标,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当然,核心素养的概念也不是只有我们国家这么提,实际上美国也会提,他们叫做二十一世纪的核心素养,还有其它国家也提,只是名称不同。美国13年出台的新课改课程标准提的是核心概念的这种名词,基本上是一个新的改革趋势的大头。在这种改革的趋势下,我们可以看到,教育改革实际上是和我们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中国在1901年左右,当时还处于封建社会的时期,那时我们基本上是没有科学教育的,那时的教育可能比较偏人文。因为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是一个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初期,在那个阶段不需要那么多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到了1930年,进入工业社会之后,我们才开始有了比较普及的学校教育,有了科学类、理工类的教育,到现在我们知道,中间这个阶段历史地发展,科学教育是不断变化的。

以我国为例,在最开始,我们是比较强调“双基”,就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两个方面,那也是和当时社会的背景和历史生产力的需要相吻合的;在“双基”之后,我国提出的“三个目标”的课改,实际上比较强调除了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和方法也非常重要;还有第三个维度就是情感的维度和价值观的维度,也影响了一个人的发展。比如说就不仅仅满足于对知识地传授了,会希望对孩子的培养中能考虑一些思维的方法和过程,还希望对孩子的培养能考虑到他的情感方面、价值观方面等等的一些问题,这是我们国家上一轮课改的一个教育趋势,当它推出来之后,因为操作性不强,标准制定之后,很多学校对情感态度方面完全是贴标签似的教育。

我们教育学生学了这个科学知识之后,要和社会,要和爱国之类的情感相联系,但是孩子们是没有切身的体会。后来我们发现在实验、探究的这个问题有些争议,因为我们发现这个实验和活动不能真正实现科学家的探究的过程,是因为我们知道实验室里所谓的探究是老师给定一些器材,然后我们已经知道它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你的初始条件和最后的结果都是确定的,你按照老师教你的方法,你一定能得到这个正确的结果,这样的一个探究实际上你只是复述了一遍过程,和真实的科学发现和解决问题显然是不一样的。

那在这里,实际上也涉及到一个心理学上的定义,心理学上把这种有明显的边界条件和操作路径的这种问题称之为定义优良的问题。我们可以想想我们现在的教育中,大多数的试卷上的题目,比如说一道数学题,一个苹果5元钱,小明想买3个苹果,他给了老板20元钱,找他多少钱?像这种类型的这种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说的定义优良的问题,它有明显的边界和解决的方法。

这种问题的习得和我们真实社会上、真实事件里面的问题实际上是不一致的,因为你在真实事件中很难找到这种明显知道该怎么解决的,不需要思考,并且给我的这种已知的条件每一个都能用上,用上这些条件之后,我恰好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这样的问题在你走出学校以后,在生活中是遇不到这样的问题的。

我们现在为什么要提STEAM教育呢?

首先,它特别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的教育特别擅长解决这种定义优良的问题,有的人称之为应试教育。应该说整个亚洲和中国的孩子们解决这种问题是非常优秀的。但是我们就忽略了一个地方,对于这种定义不良的,真正生活中的问题,孩子们怎么解决?并且你从这种定义不良的问题你怎么样,能不能通过某种方法转化为定义优良的可以解决的问题。对这方面的训练是非常少的。过去的科学教育为什么总是强调这种解决已知问题,实际上它是需要在短时间内大批量地生产出具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才来,投入到咱们的社会之中。也就是说过去的教育其实是一种批量加工的过程。

第二点,完整性。现在的社会发展让我们知道,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和电子信息技术可能会很大程度上代替我们人力对知识的记忆型的掌握。未来的社会我们可能不需要这么多掌握基础知识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也要做出相应的变化来应对未来社会和生产力的需要,我们教育改革到现在这么多新名词的出现,总结到最后就是一句话,我们的教育就是一定是要看到个人的、和过去的这种批量化生产的同一类的人不同了。我们要看到个性化的存在,并且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完整的人。我们的学校教育产生之后,我们的学科是分立的,对老师来说,每个老师只管自己的学科;但是对孩子来说,一个孩子是学不同的学科,他每个学科都要学,那么这个人是完整的,那学科之间有许多交叉的东西,我们要看到一个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

第三点,可持续发展的人。比如说我们的老师,并不是初中的老师只管初中的阶段,以后怎么发展我就不管了,我只要保证你能从初中考一个好分数能考到一个好的高中,我的任务就完成了。如果都是这样想的话,那么并不是把他当成一个可持续可发展的人。在短期之内,一定要提高他的分数这种应试教育,对他的未来的发展是有伤害的,我们现在种种的改革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看到学生个体的存在,看到他的个性化的存在,而且把它当成一个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人。这种目标,实际上在学校教育中是比较难达到的,也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的一个目标。但是,对每个家庭来说,实际上是非常容易实现这个的。因为我们每个家庭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我自己的孩子,我就关注这个个体。并且我的孩子对我来说,我不会把它当作就是一个学化学的孩子,他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完整的孩子。我不仅关注他的初中高中,我还要关注他的一辈子,就是它的可持续的发展,所以对我们家长来说,我们的目标和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

什么是STEAM教育?

从字面上理解的话,它是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一个整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科学是包含不同学科的,我们一般认为生物、化学、物理,地理等也属于科学范围之内,除了用到科学之外,它还会用到很多技术方面的东西,那我们用了科学和技术的知识之后呢,通过工程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完成STEAM的一个课程。

同时,在这个中间可能会除了通过工程来表现,其他也会通过艺术形式来表现,来完成STEAM这个课程。那在这个中间,不管你是工程还是科学类的一些问题的解决,你本身是离不开数学的,数学不是刻意地加在里面,这是我们一个字面上的理解。

现在出现到很多新名词,和STEAM教育都有或多或少的关系,比如说PBL,这是基于项目的学习,还有Inquiry,也就是探究式学习。实际上,在欧洲和加拿大地区,他们很多时候并不把这种实践科学活动,直接叫做STEAM活动,他们还是沿用以前这种探究来命名,只是他们这种探究和STEAM很接近,探究的并不是这种已知结果的问题,而是很多未知结果的、接近真实的问题。

翻转课堂也和STEAM理论有结合的地方,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STEAM是强调在课堂上减少像过去这种大班讲授式的这种教学,而是增多这种实践的学习,那么翻转课堂就是把这种讲授放到课下,然后课上会有更多这种互动式的活动,和一些实践类的活动。

什么是创客教育?

Maker是我们的创客教育,现在特别火,有很多创客教育,还有机器人教育。我们知道,美国很强调编程,因为他们特别缺少这种编程的人才,所以很多人把STEAM理解成机器人了,机器人就是STEAM了,STEAM只有机器人了,我觉得这是一个表达的误解。当然这中间可能有很多培训公司啊,比赛啊,他们的受众比较广,宣传的力度比较大,所以会造成大家这样一个误解,以为STEAM就是弄这些机器人,编程什么的,实际上不是这样。

DIY这个大家应该知道,自己来制作一个东西,在国外一直都比较流行,3D打印技术实际上应该算是技术的一种手段,因为用3D打印技术,可以直接把你的一些创意转化成3D打印模型。这个技术应该说是比较新,过去没有这个3D打印之前,咱们把一些idea做成模型,是怎样做的呢?需要有很多技术的,比如说我要木工的技术,还有车床等等这些东西,通过你自己来做这个模型把它给做出来。

那现在就比较方便了,你用电脑3D打印,把它给做出来,但它本身只是一个技术的手段。你要这样想,不管是3D打印还是机器人等等都是一些载体,看这些课程是不是是STEM,还要看它的背后承载的是什么?这些只是一些手段,而不是我们最终要获得的东西。

认识STEAM和创客教育

综合能力:从一个全新到视角看待问题,或者重新界定问题到能力。

分析能力:完成解决问题到基本步骤到能力。

实践能力:有效地呈现和展示创造性产品到能力。

——斯腾伯格到创造力三元理论

关于创造力,很多人对STEAM的认识,就认为是STEAM特别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里我举了一个斯特伯格的创造力的三元理论,大家可以看看创造力包含哪几个方面,心理学对创造力的一个定义,实际上本身就和我们解决问题的这个能力是无法分开的:

首先,创造力必须有一个综合的能力,这个综合的能力是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问题,或者重新界定问题。这个能力我觉得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特别是现在孩子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越长,我觉得他的这个创造力是会降低的。他越来越不会提出一个问题了,更不会换一个角度来重新界定这个问题了。

第二个是分析能力,这个分析能力就是他必须要了解有哪些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他有没有分析和思维的能力。

最后一个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就是你前面想了这么多,你能不能把它呈现和展现出来?就是能不能把它变成现实。也就是说创造力并不是只有一个想法就可以了,有了想法之后,你该怎么做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解释了STEAM在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方面能力的一个作用。

我们知道STEAM教育不仅是一个科学方面的教育,它和以前我们在实验室做一个科学实验是有区别的,最大的区别是加入了技术的成分。它的技术成分不仅仅是我用技术手段,会一直做就可以了,那如果我只是要去制作一个东西,它就有点类似于我们过去的劳技和手工课。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90725/150SC3G-0.jpg

举个例子,比如说缝制沙包的例子,这个例子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做一个小沙包,那我们看AB两个老师的做法。

A老师是这样教缝沙包课的:首先,第一步,他教学生怎样裁剪这个布料;第二步教怎样用针,用针线来缝合,针法;第三步,沙包缝的时候收针怎样去做?最后是你怎样把这个沙包封上口,填充沙子,这是第一个老师的做法。按照他的做法,学生一步步来做沙包,他们可以完成吗?当然是可以。而且很可能学生完成的是很统一的,每个人都是一个统一的小沙包,都做出来了。

B老师同样是教一节做沙包的课,他会怎样来做?第一步他会问学生,你这个沙包是干什么用的?你要思考这个问题,这和我们的现实联系起来,你做他你的功能是干嘛?我们知道沙包是用来丢的是吧?你要丢,要保证它丢得远,你知道玩的时候是几个同学之间来互相丢,打到人的时候不能很疼,不能用一个很坚硬的材质来做,你要保证它丢得远,就要有一定的质量。

然后在这样想之后,你思考一下,你要实现这些功能,你需要哪些材料?你想做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构?第二步,让学生想一想,用哪些材料做这个沙包比较合适?第三步就是我们怎样做这个沙包?那做完之后还有第四步,我们一定要丢一丢来检测一下,这是一个检测和反馈的过程。

那我们想一想,这两个老师教的学生应该都能做出东西,这就是我们说的,为什么你做的这件事情不管是简单还是困难,这个事情的本身,这个案例的本身只是一个载体。

那不同的老师用不同的理念来指导的话,产生的效果可能会不同,A老师的学生,这次做的是沙包,那下次让他再做风筝,那你可能又要从头开始做了,孩子可能觉得风筝和沙包没有任何的关系,因为沙包我学的是裁剪缝针这些,那做风筝就要做一个全新的东西了。

但是你想一想,如果是B老师的学生,他也来做这个风筝,他还可以用1234这四个步骤来对应地做:第一步,你做风筝是干什么用的?可能需要什么材料?怎么做?做完之后是不是要放飞一下检测?这些是技术的思想,还是可以迁移到之后做风筝,或长大以后工作设计个轮船,设计一个潜艇,设计一个汽车,这些东西是可以迁移过去的,这是我们说的技术的思想,它不仅仅是制作,希望大家可以理解这一点,它中间是包含一些技术素养的。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