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特殊教育的发展有革命性影响吗?

网友投稿 2018-05-26 10:46

毋庸置疑,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技术对教育的冲击在普通教育领域已经展现得非常彻底,那么技术对特殊教育的影响如何呢?真如政策文件中所言: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影响?这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几位老就讨论着是否将“技术”这一话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板块加入到我们的推送当中,因为这方面的内容少之又少,而实践中却亟需解决。最终,我们加入了这一个板块,然而经营不力,也缺乏这方面的文章或素材,最终技术板块的内容差强人意,但还是被保留了,这就是“鸡肋”吧!

一、技术应用于特殊教育教学的形式

在特殊教育领域,技术的应用类型可以分为两种:辅助技术、信息技术。辅助技术对于特教从业人员并不陌生,比如沟通板、PECS等等。我们这次主要说信息技术,它的应用类型更多元。尤其是这几年,AI、VR、AR、MR以及很多新媒体技术等等也开始在特教领域开始出现,但没有到达层出不穷的地步。在普教领域已经很流行的微课、慕课、在线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等等概念或应用模式也已经渗透到特教领域。很多老师、家长身处技术与特教整合的洪流之中,但并不一定了解技术运作的模式。

关于信息技术在特教领域的应用场景,列举一二:

对教学来说,课堂上的多媒体教学工具、白板工具运用比比皆是,一些交互的课件、微课也屡见不鲜。又或者利用一些工具进行在线评估、制定计划、记录数据等等。在公立学校,尤其是在一些认知类的课程当中,技术运用几乎是普遍的,当然这也因学生和学校硬件而异。

对教师来说,利用各种技术设备和软件办公、进行教学设计以及协同教学,课下参与在线讨论、远程培训,加入各类学习社区、跟同行交流教学问题。

对学校来说,推进信息化校园建设,购买各种技术装备,无论是真正用于教学,还是用于对外展示,也都是稀松平常的。毕竟这些依靠一两个软件,再加上个硬件套装的“巨无霸们”都是政府采购,有专门经费支持,不消费就浪费。

对家长而言,利用微信跟老师交流、拍摄练习片段;在线学习课程,跟其他家长交流心得;指导孩子利用一些教学APP进行学习等等。

对商家而言,技术介入特教大概无孔不入了。专门用于特殊教育技术研发的企业,目前多半将重点放在了硬件开发上面,当然也有一些康复云平台、在线评估、课程平台问世。通常,这类技术往往伴随着不便移动、且功能不透明的硬件设备,且费用不菲。

二、为什么特教领域也出现“技术热”?

首先,我想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在这个时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而不仅仅是学习工具,信息社会中的人的生存是一种信息化生存,法国著名学者雅克·埃吕尔就认为,生活在技术社会中的人首先要适应技术,他不仅要适应技术的硬性规则,而且要适应技术社会。人无法逃避技术,因为人生活在技术环境中,人从获得意识开始就发现技术“已经在此”。普通教育情境中师生如此,特殊教育情境中的师生也当如此。完全没有技术应用的学校和机构或许已经不存在了,课堂上没有应用,课前或许有应用;学生没有直接使用,老师备课或许有应用;教学前后均没有使用,但老师专业学习过程中或许有应用。

其次,我想教育政策的驱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有革命性影响,必须高度重视。各级学校都在推动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被认为是老师的必备技能,纳入学分体系(公立系统)。我相信不少老师参加过一些在线培训,除了刷课以外,还得时不时回答一个问题,写一个心得,提交一份作用,以及给他人点赞或评论……还有一些学校,在购买技术装备上花了不少资金,后期维护更是无底洞,更是要求老师必须用好这些设备。当然,还有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也不乏技术运用的身影,这真不是一个时髦的东西。

再次,我想这是课堂变革的需求,尽管特教课堂对技术的需求并不是那么迫切。坦白说,在特殊教育,尤其是培智方向的课堂当中,去除掉所有技术有关的东西,让课程完全与生活同步,如果推进得好,我想教学有效性并不会太差。当然,这需要教学环境提供充分的支持,比如真实社区生活体验。所以,我不认为技术对于特教课堂是雪中送炭,当然也并非锦上添花。当特教课堂有技术需求时,技术有恰当的回应,那么两者可相得益彰。其实,所谓课堂变革的需求,其核心是特殊教育现代化对技术应用于课堂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特教课堂上的技术运用,对师生来说,是一种需求,也是一种权利。另一方面,随着学习方式的变革,“课堂”这一概念早已面临结构,特殊教育的课堂更不局限于一个固定的教室空间,在更广阔的场域,技术作为必要角色,必然会直接或间接作用于特教“课堂”。

最后,我想技术与特教的相遇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在信息时代,教师知识结构面临重组,技术知识作为必要的成分需要加入到教师知识结构当中,并于其它知识产生交互。比如,当前很多评估是在线完成的,某些训练计划也是在线智能推送的,教师(也包括家长,但家长对技术的主动索取一般不是出自专业发展)如果不能主动适应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则很可能被同行甩在身后。所以,有些时候,技术在特教领域的出现,是教师主动发现和追寻的结果,不一定都是时代或者政策强加的。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528/1046092a8-0.jpg

三、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层次

该话题的讨论不仅仅局限于特教课堂,普通教育课堂也同样适用。关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不同层次,有学者做了较好的归纳,其层次有三,分别是:

1. 假象融合,亦称表象融合,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单纯为了追求教学的信息化,而使用各种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一系列教育、教学工作。这种融合忽视了信息化教育的本质目的, 阻碍了教育生产力的提高,使得信息技术仍停留在塞入式、加入式层次,它将现代化信息技术看作是教育、教学的重心,是一种为了技术而技术的融合形式。在现实课堂教学中给学生造成了课堂氛围沉闷,知识学习乏味等不良影响,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异化融合,亦称过度融合,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质量,片面追求信息化教育成效,不顾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学习接受能力,而过度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这种融合的初衷是美好的,希望利用新技术、新媒体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它与信息化教育的本质是相符的。但在融合过程中,由于力度掌握不当容易将传统式教学的“人灌”变成“电灌”,教学成效甚微。 给学生带来的最坏影响是知识点不易消化、吸收,课堂教学节奏加快,往往一节课下来学生谜团重重。久而久之,学生易产生挫败感,学习缺少自信。

3. 有效融合,亦称恰当融合,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效益,在恰当的时机以适当的方式使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这种融合既注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也考虑了技术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符合学生学习思维方式和身心发展规律等特点,这正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所希望达到的理想效果。在有效融合的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学习主动性加强,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教学的实效得到保障。

我基本认同以上的层次划分。之所以提及这个问题,是因为很多老师在选择和使用技术时非常困惑,稍不留神就成为技术的附庸,为了技术而技术,或者过分依赖技术,从而导致了教学的失败。在此,我想提到的是,任何没有教育教学功能附着的技术运用都是耍流氓,这般使用还不如不用。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528/1046092a8-0.jpg

四、如何看待技术对于特殊教育教学的影响?

如何看待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对于特殊教育教学的影响呢?我想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用或者不用的纠结了,而是如何用好技术服务于特教,所以我们需要厘清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整合”与“融合”的关系。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概念来看,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即“整合”是协调各要素,以促进教学系统平衡的动态过程而“融合”则是各系统要素实现动态平衡的结果。为了维系这种动态平衡,必须要为整合创设有利的时机和适宜的条件。深度融合即这种平衡状态相对保持的比较稳定和持久,乃至成为一种常态。

所以,我想技术不可以也不可能对传统教学中的某些要素取而代之,尤其是教师这个要素。技术与特教在“课堂”中的相遇,应该在“整合”中实现二者之间的和谐、平衡,即“融合”,技术如果出现,应当是自然而然的,不露声色的,而不是取而代之的,喧宾夺主的,或者锦上添花的,无中生有的。

所以,我想大家对技术的涌入没有必要过分担心,最多只是“喜忧参半”就好了。喜的是技术可以带来一些全新的教学体验,忧的是我们如何更好地驾驭它。但无论如何,人工智能也好,虚拟现实也好,都不会取代“特教老师”。你相信吗?特教老师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难失业的职业之一,它的专业性、伦理性要求不是一般技术可以习得的。

关于对待技术涌入的态度,我的思考如下:

首先,别忘了我们才是主导,技术是环境也好、是工具也好,都不可能成为教学者本身,尽管它可以融入很多教学功能,但那根线在我们手中。所以,在特教发展旅程当中,永远最关键的都是教学者。我们需要注意的,紧跟时代潮流,不抗拒技术涌入,主动适应并加以利用即可。

其次,不必可以追求新技术或复杂技术,而应该注重对现有技术功能的挖掘。某些声称专门为特教而生成的技术设备,有时候利用率和有效性还不如那些社交工具,就像那些躺在公立特教学校功能室里睡大觉的“巨无霸们”,多数时候不就是承接些灰尘吗?反倒是抖音、微信等等,这种从来没想过要服务于特教师生的APP,被一些特教老师用得很溜,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妙用。所以,对现有工具,对看似无关的技术进行创造性利用,反而可能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应用方式。

第三,对新技术保持警惕,尤其是那些宣称对某些障碍有特效的大型设备。当你相信技术手段可以解决教学领域的复杂问题时,你已经被技术俘虏了!当你的课堂上只剩下人机交互,你的孩子只对平板电脑感兴趣,请相信,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局面。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