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博物馆中开发STEAM课程?
博物馆STEAM课程的开发,应当以本馆藏品研究为基础,进行跨学科整合。
来源 | 博物馆与新科技
编辑 | 申晴
教育无疑是人们关注的永恒热点,并且在未来会更加炙手可热。而未来教育的方向会通往哪里?STEAM教育正在成为一种被大家接受和认可的方向。博物馆是许多家长和孩子喜欢去的场所,但如何在博物馆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在博物馆中如何开发好STEAM课程,需要考虑以下四个问题:
STEAM教育的核心特征
STEAM教育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来自美国的教育理念,国情不同,文化土壤和学习习惯差别巨大。照搬美国的项目,其结果必然是出产生诸多问题。中国设计博物馆馆员张春艳曾提出,“STEAM只是一个教育理念,它不能脱离教育的基本条件。”因而在STEAM教育的课程研发上,必须把握好它的核心特征,并结合本国环境。
STEAM教育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整合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进行灵活迁移应用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融合的STEAM教育具备新的核心特征共有九项:跨学科、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协作性、设计性、艺术性、实证性和技术增强性。而目前中国传统类型博物馆开设的教育活动,多重视其艺术性内容的传播,而在跨学科、情境性、设计性和实证性以及技术增强性方面表现不足。
STEAM课程开发流程
目前、中小学应用最广泛的课程模式是分科教学模式,即数学、科学等学科教师负责教授各自科目,很少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如何跨学科整合,美国马里兰大学赫希巴奇(Herschbach)提出两种最基本的课程模式:相关课程(the correlated curriculum)模式和广域课程(the broadfields curriculum)模式。相关课程模式将各科目仍保留为独立学科,但各科目教学内容的安排注重彼此间的联系。广域课程模式则取消了学科间的界限,将所有学科内容整合到新的学习领域。对于博物馆而言,广域课程模式无疑更加适合。
博物馆STEAM课程的开发,应当以本馆藏品研究为基础,进行跨学科整合。应从:学科知识、生活经验、学习者中心三个取向来进行。课程设计应以“项目或问题”为核心立足点,设计项目完成或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学习资源与工具、学习活动过程、学习支架、学习评价等关键环节,同时关注项目完成后,学生获得知识的系统化与结构化迁移,并有相应的强化练习与总结提升。
北京师范大学的陈凤英、郑兰琴、韩雪在《馆校结合 STEAM 学习活动设计 ———以 “光的反射” 为例》一文中围绕五年级科学课程中的 “光的反射”,以STEAM教育理念为基础设计了详细科学的学习活动。活动围绕教科版 《科学》 五年级 “光的反射” 内容,主要涉及光反射的概念、光反射的特点; 对生活中光反射现象的解释; 对光反射的利用以及利用光反射原理 制作相关作品。同时利用科技馆中与光反射 相关的展品巩固自己的学习结果。该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STEAM教育的九大特征,进行多学科知识整合,是STEAM课程开发的一个很好参照案例。
如何利用博物馆资源进行课程开发
博物馆是天然的教育场所。在STEAM课程的施展中,除了本身自带的跨学科属性外,博物馆也能够做到学校难以完成的跨年龄项目。这是博物馆作为教育场所的天然优势。那么如何将这一优势保持并发扬?这里将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
“通过环境塑造人”
博物馆作为保护和展示人类记忆的殿堂,一直以来其核心业务都在保护和展览两方面。近年来,博物馆的教育职能被不断重视。这并不代表是对保护和展览的放松,更像是展览与教育的有机融合。教育不一定要通过课堂和活动,博物馆会营造出一种浸入的,体验的,自我引导的,动手学习的方面的教育。从这个层面来说,展览也是教育职能的体现。
美国的STEAM教育下开发了一个“艺术开启大脑(OMA)”的项目,这个项目主张把艺术打散之后渗透到其他的教学里。它的目的是创设一个充满艺术与文化气息的校园环境,让学生通过音乐,美术,肢体运动进行对核心课程概念的理解,或者对所学概念的体验。这一点其实与博物馆的展馆教育功能不谋而合。博物馆以其完整又丰富的知识体系,让观众浸入其中,在感受中进行学习。
-
拓展教育课程形式和内容
传统博物馆的教育活动可以分为讲座、讲解、手工体验课、游学这几大类型。大部分活动都是面向成人,而且其内容多偏向历史和艺术,相对单一而且同质化严重。要开发新的课程,必须立足本馆的藏品以及研究成果。
STEAM课程还要考虑跨学科融合。以上海博物馆为例,青铜器就是很好的课程主题。围绕青铜器可以讨论矿藏分布、金属冶炼、模范及雕刻工艺、文字发展、图案设计等等方向……跨学科课程的设计上,北京今日美术馆曾推出“城市行走”活动,也十分值得参考:
城市行走是北京今日美术馆2015年11月推出的旨在通过行走,发现城市历史,获取建筑知识的项目。建筑的功能、技术与形象大要素又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建筑造型与装饰又凝聚着时代的审美,是设计学、建筑学、结构学、建筑声学、建筑光学、建筑热工学等一种学科跨学科交融的产物。
-
跨机构合作
目前国内的STEAM课程开发还没有一家足够雄厚的机构,不论是公益类场馆还是学校或者是商业机构,都还在不断摸索属于自己的专业课程。对于博物馆而言,跨机构合作,将社会资源整合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由于STEAM教育已经成为教育部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一些学校早已试水STEAM现在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杭州市大关中学校长颜晓雅表示,他们在2014年的时候已经开始进行STEAM探索,目前开发了多门省、市、区、校STEAM课程,基本形成一套体系,有“乡情古塔”“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未来城市”“好好搭搭创客”等课程。在商业机构方面,乐高教育是国内发展比较成熟的STEAM教育机构。他们拥有硬件、软件还有系列课程和教学评估工具。
虽然学校还有商业机构在STEAM课程的开发中已经有了一定经验和成果,但如同文首所言,人文艺术领域还是传统的STEAM课程开发的短板。博物馆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与相关的机构合作,联手推进中国STEAM课程走向新台阶。
目前遇到的困境
立足博物馆开发STEAM课程,不管对学校、对孩子还是对家长来说都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但是STEAM教育在中国还面临着非常多的问题:
-
国情不同,STEAM的开展阻力较大
STEAM课程在美国备受欢迎,一方面在于的确有研究表明这一项目对美国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有着良好的效果,也在于美国自身的学校教育安排。根据曾在美国从事STEAM教育的工作者反馈,美国大部分中小学放学时间较早。许多家长无法及时接送孩子,于是学校和一部分教育机构合作,提供场地开办付费兴趣班。这样以来,学生可以继续呆在学校,解决家长无法按时接送孩子的困难。在这种背景下,STEAM课程这一模式是受政府鼓励的,并且兴趣班的费用政府会提供一定的补助,也减轻了很多家长的经济负担。
而在中国,虽然STEAM教育已被写入教育部的发展规划中,但升学压力始终是家长们忧心忡忡的问题。而且中国的学校作息时间和美国差距颇大,中国学生的课余时间并不充分。因而对于STEAM课程这种重视实操、需要较多时间进行培养学习的项目,中国学生很多情况下十分难以投入。虽然低龄学生的家长对STEAM教育兴趣较为浓厚,投入也很多,但是据观察,随着学生年龄增长,囿于升学压力,家长们也往往不再支持学生继续进行STEAM课程。
不论是哪种形式的教育,持续性都是其最终效果的保证。因而对于博物馆来说,如何保证课程的持续性,这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
师资力量薄弱
STEAM教育在中国可以说刚刚起步,其科研能力,还有师资力量都十分薄弱,对于博物馆而言更是如此。目前,我国还没有专职的STEAM教师,在学校进行STEAM授课的教师主要来自社会教育机构或国外高薪聘请,少部分由校内的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等科学课老师兼任,因此大多数教师从事STEAM教育的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对STEAM教师的培养,一方面可以进行职前培养,即在现有的本科、研究生专业中增加STEAM教育课程,聘请国外优秀STEAM教师担指导,让学生参与一定难度的STEAM项目,使其逐渐成长为STEAM教师;另一方面也可对现有的具有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背景的优秀教师进行STEAM专业的系统培训,使其STEAM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
活动场地限制
“博物馆热”已经是文博行业的普遍共识,但在人生鼎沸的热闹场景背后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与教育有直接关联的是,由于场地不足,博物馆教育活动的开展受到很多限制。譬如:课程参与人数受限、固定教学场所空间狭小、展厅承载力不足导致展厅活动效果不理想。不过国内热门场馆大部分都在建设新馆,建成后该问题应当有所缓解。并且博物馆也可以发展社区化课程,通过延伸活动场所,既保证了课程所需空间,又能够给观众提供更近距离的服务。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已不再满足传统教育模式,转向培养更高素质的人才。但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人类存在的历史和记忆还有对美的理解和追求都是不会改变的。如何将技术的进步和对美的审视、对人类来源发展的追溯都教给下一代,博物馆一定是解答这个问题最好的地方。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