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培训||STEAM校本化,且学且行且思
自2018年9月开设STEAM课程以来,苏州市立达中学校的课程学习与开发核心小组多次参加市、省以及国家级别的STEAM(或STEM)项目学习,并在实践中摸索着“立达STEAM课程教学范式”。面对“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如何做好STEM项目”这些问题,立达的确有着自己的思考与回答。面对错综复杂的外界环境,眼花缭乱的商业推销,良莠不齐的课程项目,立达的STEAM老师始终保持着谦虚、谨慎、好学的态度,一如既往的参加各类培训。
5月10日-11日,立达学校的薛磊、 陆广杰老师来到上海莘松中学,参加由华东师范大学STEM云中心研究中心主办的上海STEM教育种子教师PD高级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绝大部分都是上海研究STEM教育的中小学老师,还有来自江苏、山东、湖南的客人,在这里一起接受专家观点、同行分享、导师讲解。
本次培训主要分为专家讲座以及STEAM工作坊体验课两部分组成。
壹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吴旻瑜教授为我们做了一个题为《科学、科学教育、STEM教育》的讲座。吴教授向在场老师问了三个问题:科学等于正确吗?科学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吗?科学永远是至高无上的吗?科学,是有技术的局限性、是有时代的特殊性。我们进行的科学,是利用现有的一切力量来无限接近事实,解释现象。吴教授特别用了“布袋取球”的比喻,向在座老师解释科学是在最大限度解释现象,却无法确认永远正确。
吴教授又将中国的传统文艺思想与西方理性批判进行系统比较,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崇的“真善美”进行理性剥离,从而理解“我能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应该期待什么”在理性思维中的意义。但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我们的着眼点不要太多,只要关注一个真实的点,只要切实解决一个核心问题。
如何找到一个核心问题?
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开始。如果只是单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或许能够暂时性解决问题。但,当我们能将关注的问题从单纯的表面问题上升到核心算法问题时,那产品或者问题的解决方案及效果将会上升N个台阶。
如何开始研究一项研究?
先要学会撰写“文献综述”。我们可不能蒙着眼睛,闭门造车,自娱自乐,我们需要明确自己需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别人研究过这个问题吗?别人是怎么研究的?我该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这些问题必须要想清楚,这样才能将“科学研究”真正区别于“民间研究”。
我们在科学教育中,不但让学生懂得“其法”,更是要深知“其义”,如此才能真正的找到核心问题,进而创新创造。
贰来自上海民办尚德实验学校的科技总辅导员鲍若凡老师,为培训老师带来了中小学STEAM课程开展情况、心得,以及指导青少年参加各类科技创新项目活动的经验。
鲍老师用丰富的实践内容,向老师们介绍了青少年在选择进行科学项目、工程项目以及人文项目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一般步骤与方法,学校、家长以及其他资源在学生STEM素养提高中所做得指导工作。特别是对于学生展示交流中,对PPT上需要展现的内容一一介绍并讲解,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真实问题发现的敏锐性,参与研究项目的兴趣性、项目工作的过程性材料及其“实验记录”的重要性!
叁
云中心开展了题为《冲破天际线》的精品体验课
如今的建筑不止要宏伟壮观,还要有稳定的结构。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利用棉花糖和意大利面搭建一个又高有稳定的“建筑物”?
柔软的棉花糖,易断的意大利面,如何搭建起摩天大楼?
设计是必要,需要思考后再动手,这能够避免弯路
扎实的底盘,稳定的结构,轻巧的身躯……
交流改进,寻找出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原来,意大利面,不仅仅能搭建高塔,还能建桥梁
拱桥
横梁桥
钢架桥
期待明天的学习……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