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没那么神秘!

网友投稿 2019-04-30 20:17

“STEM课程”在国内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山东省肥城市仪阳街道中心小学在展开STEM教育的实践时,并没有盲目照搬国外经验,而是本着“生活问题生成项目,整合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学校实际,从概念理解到课堂实施都做了一番思考。这么说吧,他们追求的是“神似”,而非“形似”。这样的本土课程,既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了学科学习的实际价值,也传递出一个讯息:“STEM教育”或许并没有那么神秘。

在调任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校长助理前,肥城市仪阳街道中心小学原校长纪成涛把学校的STEM课程探索历程撰写成文。他说,他将带着这样一份反思,在新学校继续本土化的“STEM课程”探索之路。

由“《司马光砸缸》”想到的

人大附中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学校   纪成涛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在教授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们通常是这样上课的:

师:孩子们,你们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

生:听过。

师:谁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呢?

生:讲故事。

师: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有哪些问题吗?

生:司马光为什么砸缸?

生:……

师(得出结论):司马光勇敢、机智,临危不乱,我们要向他学习……

       但美国的教师是怎样教这篇课文的呢?

  首先,老师会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大家展示这个故事,让大家自由阅读。读完故事后进入分组讨论,老师会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读完故事,你有什么要质疑的?

  学生三三两两交流讨论着,提出自己的疑问:缸是什么东西?司马光是谁?砸碎那口缸需要赔钱吗?他是用什么砸的?砸多长时间才能砸碎?缸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很容易砸碎吗?

  ……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90502/201IKL7-0.jpg

  接着是实践求证“缸是什么——制作一口缸——砸缸”的实验。

  此外,还有司马光和宋朝的背景研究、戏剧活动——再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情境、完成“司马光砸缸”的研究报告,报告要求学生提出的观点要有事实依据,描述实验的过程必须有数据支撑。

  同样的课文,比较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度,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学设计,我们很容易得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中国教师遵循学科教学原则,注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质,对于这个故事的理解似乎只有这个目标。而美国教师是将这个故事当作一项教育资源,而非某一个学科知识,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

  其一,教师让孩子在读完故事之后,就故事内容提出质疑,让孩子始终保持一种反省式的思维状态,进而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其二,做一口缸,这是劳动技术的范畴;之后让学生展开砸缸实验,验证缸是否容易被打破,并撰写研究报告,这是科学的范畴;其三,戏剧表演,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改编成剧本现场表演,其中又涉及美术和音乐;其四,外国历史研究——通过查找文献资料了解司马光以及宋朝的历史。一个简单的故事,被美国的小学教师破解成为一项丰富的教育资源。这不仅仅是能力和水平的问题,更是教育观念和课程意识的问题。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90502/201IU232-1.jpg

  通过这则案例,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当下极为流行的“STEM教育”。在我看来,STEM教育的实质是一种教育思想,抑或是一种课程观念,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从生活中找到学科学习的实际价值,进而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就像在上《赵州桥》这一课时,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分析课文之后,探究赵州桥的建造历史以及李春其人;让学生走出校园去寻找身边的桥画一画,也调查一下它们的建筑材料和历史;搜集历史上著名的桥梁,然后自己设计桥的模型,通过实验探究桥的承重;最后制作不同形式的模型桥,比一比,谁的桥承重最大。

  其实,无论是《司马光砸缸》,还是《赵州桥》,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看,教师在教学时似乎没必要那么“铺张”,这对于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看起来也没多大作用。但对于小学生而言,过早的分科对孩子的成长未必是科学的。在杜威看来,已经归了类的各门科目是许多年代的科学的产物,而不是儿童经验的产物。也就是说,过早的分学科其实是从成人的视角或需要出发的,直接忽视了受教育的儿童的立场。

       说到底,STEM教育视野下的教学应当是着眼于儿童的发展需要,学科本位退而次之。当然,推行STEM教育视野下的教学,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师资的匮乏。STEM教育视野下的教学不是学科知识的驱动,而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问题解决或者项目研究的驱动,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的语文、数学等国家学科课程的专业教师并非完全不能胜任,而在于如何从教育的角度审视学科的价值和意义,从孩子成长的角度审视学科学习的价值和意义,进而扭转定式的学科教学思维。

本文选自《当代教育家》杂志2018 02期 上旬刊

更多教育新鲜事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