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如平: 中小学课程改革的10个新动向
导 读
课改的推进,不只是碎片化点状式的推进方法,更多要强调体系的建设,在这个体系建设中既有内容,又有我们的手段方式,当然还有评价以及管理的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如平围绕“中小学课程改革动向”进行解读。以下根据陈如平讲话内容整理。
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两个体系”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启动试点,2004年学校延伸,2010年总结推进,2011年初步完善,2014年综合深化“五个统筹”,2017年开始我们对高中的目标以及相关教材又作了修订。在这些过程当中,其实我说我们有很多的收获,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有诸多的经验教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示意图
2018年9月10号,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给我国教育的发展、改革提出了一些新的任务和要求,对于课程改革下一步怎么走同样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尤其是他提出的“两个体系”的命题。
总书记讲话中明确指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个目标的做法都要坚决改过来。”
关于“两个体系”的要求,我个人认为其中包含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课改要有一个特定的目标。即围绕着立德树人来展开,这是课改的基本需要,也是课改要达成的最终目标。
二是课改的推进,不只是碎片化点状式的推进方法,更多要强调体系的建设,在这个体系建设中既有内容,又有我们的手段方式,当然还有评价以及管理的问题。
三是我们要围绕着立德树人,凡是不利于落实立德树人的种种问题、种种矛盾、种种困难都要坚决予以改正。我想这“两个体系”的要求落到学校层面,最关键的就在于学校课程的体系设计和实施的问题。
学校课程建设中的突出问题
我们在研究当中发现,学校课程建设还存在诸多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就意味着课改需要继续往前走,由此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新的动向。
第一个问题,缺乏价值引领。学校课程没有充分反映学校的文化传统,与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脱节,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差甚远,课程改革“为了谁”语焉不详。在实践中大量存在着为课程而课程、为特色课程而去追求特色的行为,忽略了课程建设本身的价值、目的和意义。
第二个突出问题,缺乏体系构建。学校课程碎片化、点状式的现象比较严重。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之间在推进过程中缺乏内在的联系,其逻辑关系也不是很清晰。许多学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只追求数量,忽略整体的架构,尤其忽略了围绕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目标,缺乏一个整体的架构。
第三个突出问题,缺乏课程整合。学校课程学科化的倾向过于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并没有落实到位。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也做了一些梳理总结,尤其基于学校层面课程改革的一些经验做法,可以大概描述出这十种课改的动向。
中小学课改的10个新动向
课程的体系化
这主要是针对课程的碎片化、点状式、分散式的做法提出来的。
课程体系,即学校课程按照门类、层次顺序排列形成的整体结构,是课程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从其意义上来看,课程体系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
课程体系化当中尤其要注意价值取向的问题,我们要有高位的价值来引领整个课程体系建设,我们要把此作为整个课程体系建设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应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课程体系建设的出发者和落脚点,站在“整体育人”的高度来构建学校课程体系。
在实践当中,我们也逐渐总结了学校课程体系设计的“三化”路径,便于学校做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操作。
学校课程体系设计的“三化”路径
第一化,教育内容“课程化”。学校要试图把适合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和交往的各方面内容按照课程的要素、规则,以及课程所形成的步骤程序变为课程。
第二,核心素养“校本化”。这要求学校遵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中对人的要求,素质教育中提出来的三个重点培养内容,以及核心素养里所涵盖的内容,据此来设计学校自身的育人目标。根据这个育人目标再确定课程的内容和目标,来设计整个课程体系。
第三即课程结构“体系化”。在实践当中,我们设计了学校课程体系的步骤。
学校课程体系的设计步骤
整个步骤实际上分为两块,一块要提炼总结学校的育人目标,一块是学校的课程体系本身。在体系当中要考虑到课程的目标、内容结构、课程设置以及具体实施的途径等等。在整个课程的流程过程中,同时还要考虑到课程的管理问题以及课程的目标问题。学校围绕着育人目标设计来完成学校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然后将育人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又围绕着课程目标来做相关的课程内容设计、结构体系设计,通过这两项工作来完成学校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
课程的综合化
课程的综合化是回应2001年《基础教育改革纲要》里面对于课程结构提出的一些要求。《纲要》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课程综合化,就是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过分地强调各个领域的区别和界限,从而防止各个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的一种课程设计思想和原则。
跨学科整合
我要特别强调,多学科不是跨学科。所以在跨学科整合当中都是有一些特定的内涵、规则和要求。
美国国家科学院指出:不是仅仅把两门学科黏在一起创造一个新产品,而应该是思想和方法的整合、综合,那就是真正的跨学科。例如STEM课程,并不是把几个学科粘在一起就叫STEM了,其中有个很核心的思想——“工程意识”,利用现有学科知识解决一些综合问题,这才是STEM的核心要素所在。我想在我们的课程推进过程中,对于一些创新学科的内在东西还在作进一步的探讨。
在实践过程中,有些学校推进跨学科教研活动,即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组成大小不一的、灵活的教学研究组,形成新的伙伴关系,围绕某一特定的教学主题进行集体备课、听课和课后反思研究。在跨学科教研活动中,各学科教师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相互融合,在对话和交流中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领域/跨界学习
这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思路,这涉及到跨行业、跨领域、跨文化,甚至跨时空。具有这种扩张眼界、激发灵感、挖掘潜力、提高能力的特征,当然跨界学习更多地强调我们根据学习主题,整合学习资源,采用多种学习方式,以求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项目化学习
学科项目化学习有两类任务:一是基于课程标准中的关键能力或概念,二是培养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探究与问题解决、合作等重要的跨学科素养。
学科课程基地化
比如江苏省在高中领域设置了诸多的高中学科基地,来落实“物化课程”或者“课程物化”的课改理念。基地建设旨在充分发挥各学校的学科优势,围绕建设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规范高效地开展课程教学、打造引领课程教学改革的品牌学科。
功能教室主题化
实践当中大家推崇功能教室主题化,即按教育主题或学科主题,确定功能教室的定位,并围绕主题布置设计和配置相关设施设备。甚至为个别老师建立特定的工作室来推进,这也是比较务实的做法。
学习空间场馆化
原来单一的教室是教室,功能室是功能室,这种单一的功能无法最大化学习的功能。将学校中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环境学习化,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做法。比如北京朝阳第二实验小学就提出了“五馆课程”,用了五个大连廊来设置博物馆课程、艺术馆课程、科技馆课程、图书馆课程、体育馆课程,但同时又是按照课程的计划逐步落实的。
特色课程博物馆化
如北京的十一学校,把校史馆升格为博物馆,将研究、典藏、陈列、展出等各种要素结合在一起,来发挥综合育人、实践育人的效果。还有成都万春小学,建立了剪纸博物馆,将这些年来所形成的各方面教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了现有空间资料博物馆化,这个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
校本课程乡土化
利用本土的历史、文化、风光、民俗、政治、经济、地貌等作为课程资源,来设计开发、推进校本课程实施。这些课程资源表现为触手可及、浅显易懂,并不是高深莫测、捉摸不定,呈现灵活的乡土气息,同时为彰显课程特色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
作者:陈如平
来源:长安文涛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