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惑 |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中的困惑与改变

网友投稿 2019-03-14 11:24

初次接触“新课程”是2016年从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处长付宜红的报告中获知的,报告中提到“本次课程改革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深化,目的是落实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后来,我又有幸接触到了新版课程标准的初稿,了解到了课程改革中的思想和变化,虽然通过不同的方式学习并研究了多遍,但对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和具体落地方式我依旧是懵懵懂懂。直到新课程标准正式颁布,经过了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才慢慢有了点思路,但依然困惑多多。再后来,我带着这些困惑参加了2018年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国培班学习,听取了数位知名专家的讲解,我逐渐理解了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明确了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具体方式。下面,我从两个方面分享对新课程探索的心路历程。

走进新课程——山穷水尽

1.核心素养理解不到位

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新课标对其做了详细的阐述,分别是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其中,信息意识是指个体对信息的敏感度和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计算思维是采用计算机方式界定问题,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是指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去学习和创新;信息社会责任是指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在文化修养、道德规范和行为自律等方面应尽的责任。但是如何帮助学生通过学科学习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提升信息素养,是需要我们深入去探索的问题。

2.课程内容不配套

新版课程标准虽然颁布了,但配套的新教材却迟迟未出台,且新旧课程标准相比,从定位、结构到内容差别都很大。从定位上看,旧课程标准突出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和综合实践性,新课程标准突出信息技术是一门基础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从而成为具有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从结构来看,旧课程标准有选修和必修两个模块,新课程标准则调整为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个模块。从内容来看,旧课程标准以信息获取、加工、集成为主线,新课程标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内容结构化、主题化、情境化。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课程内容如何选择和组织就成了一大难题。尽管省教科院针对“三新一旧”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些指导性文件,但是毕竟老教材的设计思想、内容组织形式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不太相符,具体内容也不能体现时代性特征,所以在用的过程中只能进行大幅度的整合,这对一线教师的课程水平是个考验,落实难度较大。

3.项目式教学无范式

本次课程改革,从国家层面提出教学方式要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育人本位转变,要求关注学习内容的主体性、层次性和关联性,强调学习方式的综合、实践、体验,强调情境创设、问题解决。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也倡导以项目整合课程内容,重组课堂学习方式,凸显学生探究性学习。可见新课程改革中项目式学习是大势所趋。那么什么是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老教材中每一章后面的综合实践活动是不是项目式学习?实际课堂教学中怎样落实通过项目整合课程内容,落实项目式学习?这一系列的问题铺满脑海,阻碍了新课程实施的脚步。

4.教师专业水平跟不上

教师不是一个仅靠热情和勤奋就能干好的职业,而是需要很高的专业技巧和专业智慧。新课程思想能否真正落地的关键也在于教师。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程度、专业水平及教育教学能力都直接影响着核心素养落地的程度,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程度。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从课程结构到课程内容都进行了颠覆式的改变。这对每一位教师的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和教学知识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目前,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的现状是:对新课程的思想理解不透,观念转变缓慢;自身学科知识陈旧,不足以支撑新课程教学。同时,国家政策也很明确:不会“迁就”不胜任的教师,所以接下来教师的专业水平将会是新课程实施的障碍之一,一些偏远地区、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学校这种情况会尤为突出。

探寻新思路——柳暗花明

1.价值观先行

理论越彻底,信念越坚定,行动越自觉。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一切问题,本质都是源自教师对教育教学理念和学科本质认知的不彻底,而导致价值判断出现偏差所致。例如,王荣良教授在报告中提到的“计算思维与食物链”,从表现上看既有抽象,又有形式化,也有建模和系统化,似乎目标应该是指向计算思维的培养。但仔细分析,问题出在了课例中“抽象”的目的并不是指向自动化实现,因而就不存在计算思维的培养,本质也就没有把数学中的“抽象”与计算思维中的“抽象”准确区分所致。这一事例也说明了理论认知一旦出现偏差,实践中很难保证道路是正确的,毕竟价值观决定方法论。

因此,面对新课程,首要问题是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及其解读本的学习和研究,认知、内化新课程改革思想,全面理解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科大概念,确保落地路径不跑偏。例如,信息意识是基于数据的信息意识,突出数据的发现、预测和创新能力;计算思维不等同于程序设计语言学习,重点是突出体验计算思维的效果,思考计算思维的特征,应用计算思维创新创造;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更侧重于在数字化环境下学会学习,并创新应用;信息社会责任也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知道现实社会的规则和虚拟社会的规则,并负责地进行网上交流,二是既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也要对别人负责,知道安全防范的方法、工具与策略,三是要用正确的法律做好正确的事等。

2.遴选重组课程内容

在学科专家的指导下,本着立足于国家新课程标准,又适当高于新课程标准的原则,充分考虑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参考不同版本教材内容,整合教师经验、学生经验,对课程内容进行遴选重组,形成国家课程校本化文本,即《271教育集团信息技术学习指南》。该文本不局限于教材知识体系,全部采用项目式教学,每一个项目都是引导学生做一件作品或者解决一个问题,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其中。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学会知识,提升技能,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其中,一级目录覆盖国家新课程标准,以项目式教学开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课程思想。二级目录以活动为主线,体现项目开展的流程,隐含学科解决不同问题的不同思维过程,学科知识和技能包含在每个活动里,活动名称体现思维过程。例如,项目4“体验人机互动”分4个活动设计,分别是分析问题,抽象建模—设计算法—编程实现自动售货—调试程序,完善功能。这4个活动既是项目开展的流程,也是利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学会利用计算机编程解决问题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发展了计算思维,形成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项目的各活动之间是有逻辑联系的,是有序的,绝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砌。

3.探索项目式学习操作范式

项目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开展方案设计、新知学习、实践探索,具有创新特质的学习活动。项目式学习能最大限度地还原学习的本质,能促进学生对信息问题的敏感性、对知识学习的主动性、对问题求解的思考力的发展。项目学习的目标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任务是驱动,知识和技能是载体。学生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哪个知识点学哪个知识点,最后项目完成了,知识学会了,技能得到了锻炼,学科素养也得到了提升。整个过程学生是基于自己的认知基础,参考学习指南,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学习,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己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建构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最终让真实学习在自己身上真正发生。

4.不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是新课程实施、核心素养落地的基本保障。那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就是我们走进新课程后尤为重要的一项任务。国培班上通过聆听各位专家的报告及与学科专家的交流,结合所在学校信息技术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自我专业发展动力不足,学习能力和研究精神不够等),我设计了提升本校教师专业水平的路径:

首先是清晰的自我认知,如我的专业基础能否胜任新课程教学,对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理解是否有偏差,教育教学实践经验是否丰富等,找出制约自己专业发展的短板,然后精准定位,重点突破。

其次是在研究中成长,每位教师每学期确定一个研究课题,课题是来源于课程研究课堂创新中的实际问题,可大可小,研究时间可长可短,期末要写出课题研究的成果报告或阶段性研究报告。

再次是通过各种评比活动搭建平台,帮助教师在课程课堂实践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如我们每学期要组织项目文本设计大赛、学科内的创新展示课、学科间的育人展示课、学校教学能手评选、青年教师创新展示课等活动。

最后是引导教师在网络中不断成长,如通过中国大学MOOC网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通过网上教研、教育博客不断交流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实现共同提升,通过教育集团定制开发的专属教育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的出现是为了克服传统教育弊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不以教师的困惑而停滞,也不会因暂时的逆境而驻足。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做的就是从困惑中竭力走出来,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勇敢地迎接新挑战。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