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标:中国版STEM出炉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出台,对科学教育的重视首次从教育部的文件中细化展现出来,此次的科学课程标准较以前究竟有哪些变化?各中小学从教者是如何看待的?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教育部文件究竟说了什么?
1.根据“新课标”从今年起,小学1-2年级也有科学课啦!科学课将成为小学阶段与语文、数学一样重要的重点科目。
2.明确新增了技术与工程内容。
3.明确新增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现实上的应用,还在新增了科学技术对伦理、环境、生活影响的思考。
关于新课标不得不知的几点变化
1.明确新增技术与工程学
让学生体会到“动手”的成功和乐趣,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明确了STEM中的"T"和"E"的重要性,即技术与工程
2.明确新增对社会与环境的责任
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在现实上的应用,还在新增了科学技术对伦理、环境、生活影响的思考。让学生关注周围技术世界的发展,体验科学技术对个人生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划分了三个学段
学习分为1—2年级,3—4年级,5—6年级,更加详细化
对于低年级开设科学课,通过小实验、小游戏的体验对科学知识有感性的认识
2.学习评价方式更多元
旧版本:
行为表现评价
纸笔测验评价
综合评价
新版本:
课堂教学评价
学生的自评和互评
终结性评价
1)纸笔测验
2)表现性评价
3)真实性评价
4)档案袋
深度解读
上海交大附中STEM实验中心资深教师彭禹:
从变化看课标
此次课程标准的出台教此前2011年版无论从细节上还是从战略高度上、还是对科学教育的认识上都有了明显改变。上海交大附中STEM实验中心的教师彭禹梳理出了此次科学课程标准较往年的八处区别并向我们讲解了其中门道。
宏观方面在对科学课的宏观把控上,此次课标展现出四个不同点。
其一:
此次课标突出了国家对科学教育的本土立场
在此前的课标中,课程设计思路的部分都以“依据国际教育”一言作为支撑,但此次的课程设计思路的对应段已变为“遵循国家教育方针、充分考虑小学生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反映国际科学教育最新情况,兼顾我国科学教育现状。”这表明,科学教育真正被重视起来,宏观价值观程度上产生了改变。
其二:
对中国版的STEM做出了明确的定义
在此次课表的实施建议部分,第五点明确提及学科关联建议,其中言明对STEM的解释: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与数学(mathemetics)即STEM是一种以项目学习、问题解决为导向的课程组织方式 ,它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有机地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该段落可以明确看出,我国此后的STEM概念强调在于跨学科,项目制学习,以及解决问题这三个特点,将区别于国外强调理工科、以及单科教学也被称为STEM的若干种解释,我国将更强调创新能力培养,这一点,在学校堆此前报道对STEM的解释中有详细地阐述。
其三:
强调了与其他学科的链接
在此前的课标中,科学课就是一门学科,言科学课谈的是科学知识,但在此次的课程标准中,不止谈及科学课框架,也言明科学课与其他课程的链接:科学学科与小学其他学科关系密切,科学学科可以为其他科做贡献,其他学科也可以为科学学科做贡献。
在下文中更是言明,科学课与数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科学课需要数学课的数据处理,模型量化等能力,需要语文课中的记录,表述,论文,戏剧演出等能力,需要实践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等科学方法指导。
新课标内容抢先看
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公平的学习机会。
2.倡导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4.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程目标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