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开展创客教学活动?4个老师的故事带你走出迷雾
这周,伊娃老师发了一篇文章,4招技巧教你从零开始组织创客教学活动,跟全国老师们共同探讨开展创客教育过程的心路历程,不管是已经小有成绩的、或者仍在尝试的、还是刚刚加入的老师们,都希望从经验交流中看到更多开展活动的方式,找到下一步可以尝试与探索的方向。
自2015年,教育部提出“探索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这4年期间,老师们都用什么方式开展创客教育活动?他们如何得到更多的校方支持?他们通过哪些渠道得到源源不断的资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4个故事,也许能给你的教学之路一些启发跟答案。
01.
“很多事情不是等领导重视,
我们才开始做的!”
辽宁张老师,原科学老师转信息技术老师,3年创客教育经验
我因为自身对信息技术的热情,在2000年从一名科学老师转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带学生参加计算机表演赛10年。3年前,因为国家提编程进学校,开始探索创客、编程、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实践。
在全区都没有机器人,我也从来没搞过机器人竞赛,我就向领导申请机器人参加比赛,成了全区的唯一。因为勤奋而被领导重视,今年被区教育局调到现在这所全区重点的标杆小学,就是希望我能来带动开展这块的教学活动,其实原因很简单,大家都不愿意做,都觉得很难。
我水平很基础,但教学很开放,孩子们当不会某些技术时,如果我也不会,我会通过网络寻找像伊娃老师这样的热心的创客老师得到指导帮助,也让我的小学生与我指导的高中学生联系,通过网络进行得到支持。
我们必须努力克服困难,做出成绩,让领导看到,才可以支持你的工作,如果没有钱,我就去找大家帮忙,找外面机构、找网络资源,帮孩子对接、筛选适合的学习资源,支持协助他们获得全国、省、市的智能设计大奖,他们的学习都是自学加网络支持的方式成功的。
学校领导、家长们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后,会更加重视这块,支持的力度也会慢慢变多、慢慢提升。
02.
“有时开展课程是因为一个契机,
能够延续下去还需要更多的努力。”
浙江潘老师,原科学老师信息技术老师,半年多创客教育经验
我是一名初中信息技术老师,但在去年寒假前我的创客实践经验几乎为零,虽偶尔也去过创客培训,但听得时候收获多多,回来时无从着手。原因有二:一、初中创客的生源太少,不是说学生能力有限,而是精力有限;家长和班主任不愿意让孩子花过多的时间在这对中考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多大好处的事情上;第二个原因:自己水平太低,即使领导答应给我生源我也无法保证取得多少成绩,再说我们信息技术老师事情不少,所以创客一直搁浅。
但是去年寒假前我与机器人结缘了,学校的一位美术老师,她是我很要好的朋友,她说孩子如果学点机器人挺好,她想给五年级的女儿买个机器人,让我教教她。当时我想机器人我没怎么接触,深度教学对我来说肯定有难度,去年刚好有个课题苦于没有实践基础被我推迟,今年得做起来了。所以我答应机器人简单教学可以,但深入对我来说有难度,教教小学生编程可以。那时就萌发了把机器人做引子,然后把孩子重点再转向学Scratch。
学习也需要有伴,另加消息传出后,同事的孩子又来了三位,想一起学。这样我也有四个小兵了,分别是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二年级的男孩子他从小爱玩游戏,我同事怕以后管不住,让我重在兴趣引导。没想到这孩子和高年级的一起学一点问题都没有。
第一次的教学我是先让家长统一买了300元不到的一个教育机器人。寒假里我先花一个星期让他们学会机器人简单编程,寒假结束之后一周一次进行Scratch的培训。这些孩子很喜欢Scratch,所以转型很顺利。
后来又有新的孩子想加入,但年龄跨度大、教学进度不一,我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另开新班,所以我调整了教学策略,探索是不是可以把Scratch跟机器人结合授课,科技学堂中的《机器人与Scratch的火花》课程也对我的探索起了很好的帮助作用,我到现在还在摸索当中,希望可以在与其他老师们的交流讨论中,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
03.
“零基础、零经验、零设备,
所幸坚持与借力让我走出了一条路。”
徐州赵老师,信息技术老师,2年创客教育经验
2017年2月,放假的第一天,我们这边举行市第一届中小学创客文化节。当时,什么是创客,学校领导不清楚,我也不明白,但大家都愿意去做这件事情,即使不懂,即使不会。
当时有一个赛项是3D建模,在这之前,我也就接触了一两天的3Done。会做个象棋、做个笔筒、做个花瓶。就会这些,花瓶还是比较简单、比较丑陋的那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还是鼓励自己不能怕,抱着积极参与的心态,组织学生报名、学习、准备。这次比赛,由于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的热情也很高,最后取得的成绩还是不错的。
接下来,在2017年5月,教育局下了一个文件,组织参加NOCFEG智能车比赛,说是市赛免费提供,但如果拿到市赛一等奖,去参加国赛的话,得买他们的器材,大概是5000左右吧。
我们学校各方面都比较薄弱、也没有钱,我当时的想法现在想想比较幼稚。我想拿一等奖的话,还得花钱买他们的器材;我带学生拿个二等奖吧,这样呢,学生既得到了参与和锻炼,又不用花钱买他们的器材了,关键是学校没有钱。我把这个想法给副校长说了,他比较给力,他说你不用担心钱的事,这个他想办法,你带学生专心比赛。市赛成绩还是不错的,两组学生有一组获得了市一等奖。在暑假的时候又去了青岛大学参加国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巧的是,在2017年10月,教育局基教处有个特色项目申请,因为有这个国赛团体一等奖的支撑,教育局看到了我们的努力,当年顺利的申请下来,随之而来的拨了一笔资金,用于创客发展。
在这之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积极参与比赛,取得了一些成绩的同时,装备站、电教馆也都给予了一定的支持,像拨设备、到校培训,慢慢地形成了一定的良性循环。
在薄弱的时候,因为没有太多经验,这时候不仅学生自愿参与的意愿很重要,老师也要及时的关注学生的情绪,在他们低谷的时候给予鼓励跟支持,另一部分要学会借力,找到各个部门提供设备与资金上的支持,等到积累一定经验的时候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一些更合适的项目发展。
现在我们就倾向于创意编程,因为不受器材的限制,今年积累的经验,明年还能用。
04.
“现在投身其中的老师们,
都是真爱!”
桂林陈老师,原工程师转科技教师,3年创客教育经验
任正非说的一句话,我觉得非常好,也是我的工作初衷与动力。原话的大意是:“为什么我来说教育别人不来说?因为我看得到这些科研的意义,因为我知道要想达到这样的高度,需要付出条件与努力。”
我现在带工作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高中通用技术课,二是各种科技比赛机器人比赛,比如创新大赛,人工智能大赛,科技运动会,其他的还有一些科普活动。
其实现在的问题不是领导认识不到咱么这个课对学生未来的重要性,而是领导也有领导的KPI,尤其是像我们学校这种文化课成绩比较好的学校,很难一下子倾斜资源过来,往往是文化成绩一般般的学校,才比较容易搞出科技教育特色来。
再来是很多学生从初中以后的孩子时间太紧张,很多家长认为这是在玩,我们很难得到家长的支持,所以看到之前伊娃老师发的文章中讲到“家长要联动起来”就特有感触。
我一直想上Arduino的课,受限于场地、设备和电脑,一直还没有开展。我已经把科技学堂的《Arduino轻松学》加到我的课程设计当中了,先把自己准备好,等待设备和场地到位就能马上开展,包括我也向学校申请,下个学期去上初一的信息技术,先打入信息老师内部,再动员改革,希望尽早多影响一批学生。
我也感觉现在教研氛围不浓厚,很多人各搞各的,一个人就是力不从心,现在申请了伊娃老师的线上教研群,希望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与更多人共同参与教研,多多交流、共同进步。
伊娃老师说:
每个老师都在他的能力所及中探索合适的教育之路,有些老师做出了些成绩,有些老师还在努力,或许我们开始的动机不同、得到的支持程度不同、自身的经验背景不同,但相同的是我们都在坚持走下去,一个人走很难很累,所以更需要大家团结一致、彼此支持。
如果你想得到更多的课程资源,欢迎进入科技学堂报名免费课程,三分钟了解什么是科技学堂,学习完课程还可以申请由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颁发的结业证书。
如果你想拥有一起交流分享的伙伴,欢迎加入伊娃老师的学习群,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都在这里齐聚一堂,一起共享教学新知、课堂经验。
转发文章并扫码留言【我是OO学校的XXX老师,申请加入伊娃老师学习群】,让我们在教育路上不孤单!
如果看这篇文章的你,想到了哪一个也是在独自努力的老师,把文章转给他吧!告诉他,这里不仅有人跟你一起努力,还能够给你更多的支持力量。
最后别忘了,在下面留言,说一说,这些故事当中,哪一个让你最有共鸣?投身创客教育的路上,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什么事情?你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都有什么?伊娃老师期待看到你的故事!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