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最全的思维导图制作手册(建议收藏)
写在前面 大家好,今天这篇文章由阳阳主笔,曹将辅助,为大家带来一篇完整的《思维导图制作手册》。 01 被夸大的工具 是的,思维导图是一个被夸大的工具。

大家可以在市面上看到很多书,很多教程,说它可以帮助个人快速成长、解决问题,甚至实现⼀系列创意。 恩,这就是工具幻觉。事实上,是背后的人本来就能做到,只是这个工具帮了一把而已。 厉害的人,即使只是靠传统的笔记,也能取得成功。
如同相机,在没有审美的人手上,只是放大丑而已;但在摄影师那,手机也可以出大片。 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产出思维的工具和方法还有很多,真的不是说一定要按照思维导图来展开,比如以下这些:





所以,在一开始,我们想把预期降低:思维导图只是帮助我们梳理思路的工具,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背后的人。 02 思维导图的定义 好了,进入正题,我们进入第一个板块,即什么是思维导图? 一个比较流行的解释是:它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这句话有三个关键词:发散性、有效性、图形思维工具。 具体怎么理解? 我们以一个案例来说明。

两年前,⾃己准备写一篇《 iPad 生产力手册》,当时大脑很乱,于是就想着在一张空白页面上,把思路梳理⼀下。于是先简单地把大的逻辑「输入」和「输出」添了进去,之后再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补充。之后不断地添加支线,最后完成了这张思维导图。 在这个过程中,三个核心词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1.发散性。因为之前并没有⼀个完整性的内容,而是基于一个基本框架来补充,所以是⼀个发散性思维的过程。2. 图形思维工具。它是一张图,上面有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线条,还有⼀些图像。 3. 有效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输入层面,因为图文结合,所以能多维度刺刺激大脑的活跃度;输出层面,它只有一张图,所以能尽览全局。 所以,这也对应了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它:
1.提纲挈领,一页尽览。
2.可视表达,阅读愉悦。
3.获得感强,自我讨好。
03 制作三步法 理解了它的定义后,接下来就是如何制作一张简单的思维导图。 主要把握三步:1.聚拢
2.归类
3.可视化
它们对应了我们整理信息、分析信息和呈现信息的三个阶段。 举个例子:搬家时,我们会如何进行整理? 第一步:聚拢,即先把所有的东西放在客厅里。 第二步,归类,即对物品进行分类。衣服、书籍、杂物等分门别类放在一起,再把它们放进对应的空间,比如衣服放在衣橱,书籍放在书架,杂物放在一些盒⼦里。 第三步,可视化,即给收纳空间贴上标签。⽐如同一类型的书放在一层,贴上「人文」 的标签,偶尔还会画张图在旁边,方便后续查找。
1.各部分相互独立;
2.所有部分完全穷尽。
这么看还是很难理解,我们还是以刚刚的搬家分类为例:1.各部分相互独立:衣服肯定不能和书放在一起。
2.所有部分完全穷尽:衣服要全部放在衣橱里,书要全部放在书架上。
于是,我们得到的就是一张逻辑严密的思维导图。
04 逻辑思维方案 其实写到这里,看似已经把思维导图的操作讲得差不多了。 但是,当大家在具体绘制时,仍然会发现很难展开。 为什么? 这主要出现在第二步「归类」里:有了素材,如何把它们放在对应的盒子(空间)里? 这其实就是最考验背后的人功力的地方,即:结构化思维的储备。 在这里,分享⼀些常用的逻辑方案。 / 01 /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是思维导图最常用的思维模型,适用于各类疑难杂症。 举个例子: - 发现问题:白天工作效率低。- 分析问题:微信提示信息过多,睡眠时间不足。 - 解决问题:白天某时间段断网,专注工作,早睡,保证七小时睡眠。

/ 02 /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阶版) 在这个框架里,最麻烦的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板块。要把它阐述透,我们需要再增加两个维度:
- 向自己看:结果与预期在哪些地方产生了差距。
- 向他人看:与他人在哪些地方有差距。
所以,加入这两个维度后,这个框架就更完善了: 发现问题:白天工作效率低。 分析问题: - 向自己看:微信提示信息过多,睡眠时间不足。- 向他人看:工作安排没分好轻重缓急。 解决问题: - 向自己看:白天某时间段断网,专注工作,早睡,保证七小时睡眠。 - 从他人那学到:按照「重要-紧急」维度安排工作。
/ 03 / 复盘模型:STARE
这是常用的复盘模型:先对整体事件进行回顾,然后提炼出经验。- Situation(情境):发生这件事的背景如何。
- Task(任务):要完成什么工作。
- Action(行动):采取了哪些行动。
- Result(结果):最后结果如何。
- Experience(经验):总结出什么经验。
举个例子:大一足球比赛获得冠军。- S:学院里共有5支队伍参赛。
- T:我们队伍要保二争一。
- A:坚持高强度训练⼀个月,训练过程强化基础和团队配合。
- R:获得冠军。
- E:基础部分可以适当减少时间,时间重心在团队合作。

- WHAT(做什么):彩印工作计划
- WHY(为什么):给总经理汇报
- WHO(谁来做):小徐
- WHEN(时间):今天下班前
- WHERE(地点):101办公室
- HOW(怎么做):复印高质量
- HOW Much(多少):1份

这样一分类是不是看得更加清楚? / 05 / SWOT模型 这是一个做判断的基本框架,它包括了了四个维度:
- Strengths(优势)
- Weaknesses(劣势)
- Opportunities(机会)
- Threats(威胁)
其中,优势和劣势是从自己角度思考,而机会和威胁则是看外部环境。 我们以阳阳求职时的 SWOT 模型为例:S:逻辑性较强,文笔较好,专业知识较为扎实。
W:过于关注细节,重大事情决策力较差。
O:学校知名度较高,实习机会多。
W:行业市场下滑趋势,行业人才饱和。

- Plan(计划):制定计划。
- Do(执行):按照计划完成工作。
- Check(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析计划与结果产生差距的原因。
- Action(处理):制定修改策略,并在下一次执行中贯彻落实。
举个例子:- P:上班前写下工作待办清单。
- D:按优先级完成待办事项。
- C:下班前检查待办清单完成情况,反思未完成的原因。
- A:制定改善措施,并在下⼀次执行中落地。


iOS / Android / Windows / Mac推荐理由1.提供多种思维结构形式,同时支持多种结构组合使用。 2.支持多种风格的 Xmind 模板,同时支持全平台同步。


2.幕布 适用平台
iOS / Android / Windows / Mac推荐理由1.一款超好⽤用的思维辅助⼯工具,⽀支持微信/ QQ /微博分享。 2.支持 Word 大纲笔记一键转换为思维导图,一种高效的笔记记录方式。



4.石墨文档-思维导图
适用平台
iOS / Android / Windows / Mac推荐理由:1.一款支持多人协作,编辑、修改的思维导图工具。 2.石墨的混合视角模式让你随时修改错误。 最喜欢的一个功能是:多人协作。有了这项功能,大家便可在一张思维导图⾥里实现碰撞。

5.印象笔记-思维导图 适用平台:Mac推荐理由: 1.集成在印象笔记内。 2.可以进行笔记整合。

印象笔记的思维导图,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可以选中多篇笔记,⼀键生成思维导图。 如此,便形成了非常清晰的思维导图目录!

06 我是小结 虽然本文介绍的思维导图,但是希望大家不要神化它,它只是我们用于整理思路的工具之一。1.要理解它的原理,我们只⽤用关注三个关键要素:发散性、有效性、图形思维工具。2.在制作上,我们则需要把握三个步骤:聚拢、归类和可视化。3.最难的地方在于结构化的思维沉淀,本文介绍了五个常用的方案:
①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② STARE复盘模型;
③ 5W2H事项分析模型;
④ SWOT分析 模型;
⑤ PDCA任务迭代模型。
4. 还有⼀些常用的软件:① Xmind;
② 幕布;
③ 百度脑图;
④ 石墨文档(思维导图);
⑤ 印象笔记(思维导图)。
以上,便是我们对于思维导图的理解。 工具只是我们打开世界的一把钥匙,而如何走到这些门、选择打开哪扇门,取决于我们自己。 晚安好梦。--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