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家长有想让孩子接触编程且参加竞赛的请认真看完)
上周,“福州教育”官方微信公布了《福州市54名同学喜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福建赛区(NOIP)一等奖》。
“少年信息学竞赛”,这其实只是为写稿直观而采取的简称,准确地说,它应该被叫做“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福建赛区普及组(初中生)竞赛”。据省计算机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的负责人、福州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陈光老师介绍,这赛事是对接提高组(面向高中生)竞赛的基础性赛事,但这个赛事的获奖,除了圈内老师、家长们传看外,在官方层面是看不到表彰的。不过,每一位的信息“大神”都是从普及组赛事起步的。
两周前,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绍兴市第一中学承办的第34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落下帷幕。今年福建省有5位同学将进入国家队进行集训,其中3位来自福州市,他们分别是福州一中陈俊锟、福州三中闫书弈、福州一中钟知闲(这三位全为高中选手)。但刷爆榕城家长圈的主角却是一位名叫“钟子谦”的初三学生,他也在NOI冬令营中高分拿下了一等奖,并被北大签约录取。据记者了解,这次在NOI冬令营中仅有4位初三选手获得一等奖。
这样的传奇,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榕城家长把还在小学中高年级就读的孩子送上了“少年信息学竞赛”培训的道路。这个竞赛项目火爆的背后,也体现了目前升学路径、高考改革的持续转变。陈光老师表示,如今的基础培训量,已经回复了当年最盛的光景。说到盛况成因,两位金牌教练都认为这是时代不可阻挡的潮流,“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程序,而计算机编程,将要成为孩子们的必备能力。而升学途径和高招变革,也大幅度地给予了具备这样突出特长的学生更好的高校、志愿和专业的倾斜。
针对一些家长对信息学竞赛的误区谈一下竞赛
信息学奥赛是一个个性化的课程,它的目标性也很强。
所以学好信息学奥赛有几个条件:一是家长支持与配合;二是孩子喜欢并且适合;三是能够坚持并且肯于付出。这三条缺一不可
01.拿出几个月,实现“一等奖”小目标
这是很常见的一种心态,也是家长不了解竞赛并且对孩子的能力过度自信的一种表现。信息学竞赛和其他各科竞赛一样,考察内容大都是大学程度的内容,而且全国几万甚至更多的人参加竞赛,其难度远远高于高中阶段的任何考试。所以,一般来说,参加竞赛都必须做一个一年至三年的计划。以信息学奥赛来说,至少要10个月的时间才能保证参赛能力,如果要参加省选、国赛等高级别的赛事,需要更长的学习时间。这些时间除了上课,大部分是通过写题来消化课程内容。用几个月时间拿到一等奖不是没有,但这样的例子并不具有普遍性。对于绝大部分中学生来说,都不具备这样的天资和能力。如果你一定认为可以,那就要在具体的课程中去检验。如果课程进度神速,刷题成绩超高,或许可以。如果只是课程进度神速,刷题成绩一般或者较差,那说明你对孩子的能力估计高了,必须停止“大跃进”式的学习方法。
想在几个月内拿到一等奖的家长,还有一个想法是怕耽误文化课学习,几个月拿个一等奖就全身而退,专心搞文化课。这种炒短线的成功率比股票都低。
02.我孩子老聪明了,老师您快点讲!
现在家长大都上过大学,有文化,这是好事。但也有不好的一面。一些有文化的家长对自己的文化和阅历很自信,所以对孩子学习的课程亲自安排,今天学什么内容,明天做什么习题,都作出很详细的计划,然后让老师去执行他的教学计划。而实际上,家长的主观性很强,作出的计划往往并不适合孩子的学习状况。因为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课程如何安排最有利,执教的老师最清楚。一个是老师的课程安排是基于多年的教学和竞赛经验得出的,二是学生实际的接受情况老师比家长更清楚。这样的家长一听说让自己的孩子在做练习,就觉得老师低估了孩子的能力,就要求老师加快内容的进度。这样的结果,通常都会适得其反。孩子学了很多东西,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竞赛很难拿到理想的成绩。
所以,如果你对授课老师有信心,就把孩子交给老师去安排,你的任务是督促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不是催促老师“快点讲”。
03.没拿一等奖,不学了!
每年竞赛之后,都会遇到这样的家长,孩子没拿一等奖,就很懊恼,愤然放弃竞赛的学习。实际上,孩子是否继续学习竞赛,并不能依据一次竞赛的成绩而定,要分析一下竞赛没有拿到一等奖的原因。因为在一个年度的竞赛里,参赛的学生有的已经打过国赛,有的上一年度已经拿到了一等奖或二等奖,他们学习的时间可能有2年、3年或者更长。如果想胜出这些选手,除非你有过人的智力和过人的勤奋,否则可能性并不大,除非这一年度往年的选手都弃赛了。
一般来说,对于小、初中生而言,我们建议省赛拿奖至少要做10个月到一年的计划。
当然,如果家长和孩子都没有信心和计划冲击次年的竞赛,那弃赛也总比三天打鱼两天筛网要好,毕竟时间很宝贵。
04.拿出这么多时间学竞赛,太心疼了!
一切付出都是有回报的。学习竞赛要占据一定学习文化课的时间和精力,这是需要规划和勇气的。尤其打到国赛阶段,很多同学都会阶段性的停课刷题。一些家长担心竞赛不成,文化课又不好,两头耽误,这是个现实的问题。但也要具体分析。
如果文化课成绩不占优势,但学习也不很紧张,补课不多,那么家长应该清楚,他富裕的时间即使不学习竞赛,也不过是闲置了,还不如利用起来。再有一类学生,文化课成绩好,补课也不少,家长神经紧张生怕孩子的排名掉下来,所以有一点时间都会安排孩子学习。这样的学生,家长最应该好好取舍。
说到受益,举个个例子:一个学生,信息学打过了两次竞赛,最终成绩是省级二等,高考成绩631分,参加北京邮电自招获得降10分优惠,最后压线641进入北邮。
所以我们说,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参加竞赛的目的短期是为了高考能够进入高于自己成绩的大学,长期来说,到了大学,竞赛获奖选手的路比其他同学要宽很多。当然就高考来说,有能力拼裸分上北大清华,也是一条出路。
05.我孩子文化课老好了,不学那些没用的!
上面刚说过的,高考能拼裸分也是一条出路。我们知道,北大和清华高考录取分数奇高,一个考生裸分考入这两所院校十分难得。北大清华每年录取的考生,通过竞赛提前录取的、通过学科营提前录取和降分的、通过自主招生降分的,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果单拼裸分,会有相当一批学生上不了北大清华。但是自主招生中各院校之所以愿意给竞赛生降分或免试,是因为竞赛生的专业学习能力要远远超过大部分裸分录取的学生,所以会有大批的学生愿意牺牲一部分文化课来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拼裸分,适合两种学生。一种是学霸,裸分就能高出清华录取线30分。当然学霸要保证高考不失误。另一种是“学渣”,咋学也考不上一本院校。对于学霸和学渣之间的学生,竞赛是给自己上一道保险,也是让自己锦上添花。
06.竞赛之路信息学奥赛分几个阶段,一是省级联赛,包含普及组和提高组;二是省选,也就是全国竞赛省内选拔;三是国赛;
省级联赛是全国赛事,同一张卷,同一时间考试,但奖项是在省内产生,也就是通过测算每个省会给定一等和二等的名额,获奖人是在省内竞争这些奖项。
省选也是通过测算给定每个省的名额,然后省内通过考试竞争这些名额,入选的可以参加国赛。各省名额不同,少的3、4个,多的20几个;
国赛是省选入选的选手参加,奖项分金牌、银牌、铜牌,是全国各省的省队选手一起竞争。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