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编程,未来十到十五年完全可能出现百亿级公司
编者注:“芥末堆|教育智囊团”社群邀请了教育行业专家、学者、创始人、老师等人,不定期对当下的热点话题、细分领域、教育现象进行探讨和分享。本文由群成员陆颖、邹惟成、豆妹共同摘录。
本期分享中,芥末堆创始人初九分享了她在少儿编程方面的见解。经编辑整理后,供大家参阅。
“在未来,如果你的孩子懂编程,他就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如果他不懂,他只是使用者。”
分享开始前,初九先抛出了她的几个核心论点,并给自己贴上了“很极端”的标签:
-
1.编程教育的本质是语言(人机语言)而非思维;
-
2.编程是唯一一个有可能串联所有学科和教学模式的品类;
-
3.未来是"理工人"的世界,自然科学的发展会改变原本以社会科学为主导的世界体系;
-
4.重新定义基础教育的学科:物理、数学、英语、阅读、体能、编程。
以下是初九的分享内容及问答:
大家好!非常抱歉,我还是迟到了六分钟。
先再简单说一下:第一,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只是我的个人认知;第二,少儿编程这件事,其实是我从2013年就开始狂推的品类。当时,有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那是我们去参加一次美国会议的时候,芬兰前教育部长讲了一句话,她说,“在未来,如果你的孩子懂编程,他就是未来世界的创造者;如果他不懂,他只是使用者。”我一直把这句话奉为经典,觉得它能够很好地、很核心地阐释为什么少儿编程很重要。
但是,我个人会认为,现在对少儿编程还是有些误区。下面,我将就上述四个观点作具体说明。同时,还是要强调,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一、编程教育的本质是人机交互语言
第一个观点,编程教育的本质是语言,是人机交互的语言,它培养的是语言本身,而不是思维本身。就比如说,我们知道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时候,我们和别人,别人和我们、和世界最重要的一个交流和沟通方式就是语言。
大家会看到很多机构试图把少儿编程跟奥数一样推,就说“我是训练你的数理思维”,“我是训练你的数理逻辑”,其实这个是不相关的。我的观点是:如果说少儿编程存在第一性的话,那么我理解它的第一性就是语言本身。
二、编程教育串联起细分品类与学科
第二个观点,编程是唯一一个有可能串联所有学科和教学模式的品类。我们都知道,现在STEAM面临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STEAM自己就是一个领域,在这个领域里面有很多东西,比如航空、3D、VR、各种创客类的东西。然后你发现,它除了教育理念共通之外(比如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它的产品之间是非常割裂的。那么,这么大一个领域,这么多的品类之间,有没有一个主线索?如果有,这个主线索是什么?以我的理解,我认为是少儿编程。少儿编程,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够把整个STEAM的各个细分品类和各种产品串联在一起的这么一个线索。
我认为它还能够去串联学科,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都是可以串联起来的。但如果要串联的话,它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首先你怎么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课程。其实,我还蛮想去找一家公司,然后去打一些小样的,现在我已经开始跟一家公司(从事少儿英语方面)讨论如何把少儿英语和少儿编程放在一起。放在一起不是用英语去学习编程,而是整个以项目式学习也好,混合式学习也好,把整个编程和语言(英语是一种语言,编程也是一种语言)融合到一套教学模式里面去。
我觉得少儿编程还是一个挺牛的东西,它可以把所有东西包含进来。包含进来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如何重新设计少儿编程的课程,以及最后我们教会孩子的到底是什么,或者试图培养他的是什么。我认为以少儿编程为核心的创业公司里面,在未来十年到十五年,完全可能再出来一个新的新东方或一个新的好未来。它具备这样的成长能力,应该至少是一家百亿美金的公司。
三、未来是一个“理工人”的世界
第三个观点,未来是“理工人”的世界。说“理工男”,其实本质上这不是一个偏见的词语。我思考的逻辑是:人类的探索欲和好奇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答案,然后会被分为好几类。比如说宗教是一个回答的方式,哲学是一个回答的方式,然后对物理世界、对客观、对真实、对这些东西的研究又是个回答的方式。
我发现,教育史是在近两百年以内才开始发生改变的。它改变的最大的原因和诱因是因为人们对人自身的认知和认知科学的发展。然后对人的行为,行为的原理,物质第一性的原理,及其有关的认知有非常大的进步。这些非常基础的对世界的认知和对人自身更科学的研究,它会被贯穿和运用到所有的领域,教育也是其中之一。
学习科学被提出来也才一百年的时间。学习科学是非常交叉的学科,它研究脑神经、人的发展,每个发展阶段,比如婴幼儿时期等。然后,这个高度交叉的学科汇总成一个新的学科,学习科学,学习科学是跟科学相关的。我认为科学分两种,一是社会科学,二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可能更偏向于我们人类学哲学,类似经济学;那自然科学其实寻求的就是客观存在。
简单粗暴地说,五千年前到两百年前之间的教育史其实是没有太大变化的。大家会探讨教育理论,比如说孔子、亚里士多德等人说的话。它本质上还不够科学,它更偏向于社会科学给出来的教育理论。两百年以内的话,支撑整个教育史、教育理念、教育观念,包括对学习的研究,对教育的研究,最大的核心底层是因为我们对科学的认知越来越多。那么,谁在主导科学,当然是理工,不是文科,比如艺术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只有科学家们才会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说,未来是一个“理工人”的世界。
四、以六大学科重构基础教育
第四个观点,重新定义基础教育的学科。我认为几个东西是非常重要,第一个是物理,第二个是数学,第三个是英语,第四个是阅读,第五个是体能,第六个就是编程。所以我们会跟新东方跟好未来,跟各种现在做学科培训的人去探讨。
我们现在做学科培训是基于现在的应试结构,但它其实不能回答“到底什么才是有用的”的问题。如果我做学科培训的话,我会把物理的重要性提上来,但是很遗憾,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欢物理。如果是作为早期,我指的是六岁到十三岁之间,像扎克伯格送他女儿的第一本书就是量子力学,其实就是物理。我觉得,以六大学科(编程我把它算作学科)为根基的培训体系是可以建立起来的。
我的观念非常极端,而且不太主流,那我就先抛砖引玉到这儿。
【问答环节】
Q1:未来五年之内,学校内对少儿编程的重视程度是否有可能接近物理、化学的标准?
初九:我认为五年之内应该是达不到的。因为它必须有这么一个过程,从无到有,然后从有到多。从国务院下发的人工智能最新政策里可以看到,政策里特意提及:在教育领域,所有的学校必须开设编程课程,或者说计算机科学。中国这么地大物博、特殊性强、又复杂的一个国家,近五年可能完成的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再从市场的角度来说,这么大的一个市场,当它在完全从零到一和从无到有的过程中,谁最先进去,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个话题了。所以从商业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现在对于编程来说是最好的时机。
Q2:编程培训机构的竞争力,除了像普通培训机构那样需要重视教学、招生、服务,有没有可能在技术上发展出独到的竞争优势?
A:你问的这个问题不光是针对少儿编程这个品类,对所有的培训机构都是存在的。因为在这里面有几个核心指向:第一、技术能够做什么?第二、技术能够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我们可以把技术能够做的事情稍微整理一下。一切的本质都是效率,技术是为了提升效率,然后商业里面,谁的效率高,谁就能赢。
实际上,在教育行业的应用中,技术可以用在三个方面:第一、技术可以提升运营效率。即便是很大的公司,有的内部信息化、数据报表也做得不好。使用好的管理软件,可以大幅提升运营效率。第二、提升教学效率,你需要很清晰地描绘孩子的状态,他知道什么,他不知道什么。第三、技术可以运用到整个教学服务支撑系统,作为一个更大的系统去支撑教学、教务、管理。这都是技术能够做的。不仅是针对少儿编程领域,对于其他品类同样适用。
今年上半年,我南下了一次,去看各个培训机构最近都在干什么。发现很多公司连最基础的内部信息化都没做好,这种情况下它的运营效率是提不上去的。所以,这件事情会变得极具讽刺意味——我们每个人都对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词耳熟能详,甚至指手画脚,但在实际工作中根本没有用起来。所以大家可以看看一家公司(技术运用方面)做得怎么样,先看管理的,再看教学。
Q3:对于“编程教育的核心是语言”这个观点,我想问,学习这种语言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仅仅为了沟通,那么未来有了所谓的“转换器”,这种学习是否还有必要?从业期间发现,这里会有“受众群体”的前提在哪儿?
A:可以不用学呀,那我们就成为产品的使用者就好了!比如说,现在这种自动翻译(工具),我们去使用它就好了,也可以不用去学。这里面唯一重要的核心——是希望能够成为参与到未来世界的创造,还是只是去使用它。受众群体的选择和认知相关,总有一部分人要先走,再来一部分人跟上。我觉得coding或者programming(编程)就是人和机器交流的最高效率的方式。
Q4:少儿编程刚刚在起步阶段,市场上鱼龙混杂,能帮助我们分辨哪些机构或者课程是否有含金量的参考标准是什么?少儿编程几岁开始?
A:核心是课程内容的设计,有没有基于学生的发展和状况为主体。
从几岁开始,这是一个好问题,我换另外一个角度来回答你。因为我觉得按年龄分是非常粗暴的一个分法。任何一个东西从兴趣到兴趣感知、兴趣培养,然后开始入门,变得更为专业,再到变成一个技能,它是阶段的,所以得区分。如果你是培养兴趣为目的,那么开始的时候你就用手机、用Pad(平板电脑)就好了。然后,从人的认知和人的发展层面来说,其实六岁以前任何知识和技能都是没有意义的。六岁以前的孩子就是在玩儿,学会能够照顾好自己,吃喝拉撒,跟其他人相处,在一个有爱的环境里面成长。所以,不管是少儿英语、少儿编程,还是少儿奥数,这种知识型和技能性的学习,六岁是个很好的时间节点。
Q5:总感觉“少儿编程”没有一个出口,所以有点看不清。
A:对于出口这件事情,特别像我在13年、14年推少儿编程的时候,我们说它很重要,但没有足够多的证据、数据和结果来证明它重要。我觉得好多时候我们上来就一定要一个出口,但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周期。它现在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很难证明它的,所以只有信与不信。其实,最终是认知,怎么去真正理解这件事情。当能够确认、能够去理解这件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存在说出口这个最简单、最粗暴的回答,或者说这么一个诉求。而且,我个人认为,就是看不清楚的东西才有意思!因为看清楚了这东西就没有意思了,大家都知道了,都很容易去做。恰恰就是因为看不清楚的事情和看不清楚的机会,里面才可能存在巨大的潜力。
Q6:少儿编程究竟要培养孩子的什么?辅导机构又该怎么去推少儿编程的课程?
A:对于孩子来说,能培养兴趣、体感就已经是非常完美的了,不要(指向)技能。比如,现在Python语言流行,20年以后谁知道是什么?我觉得这里面存在着贪婪。家长希望辅导机构又能看孩子,又能教孩子,这就是贪婪。在少儿编程领域是一样的。少儿编程我们怎么定义它?为什要加上“少儿”?因为在少儿这个阶段,我们今天交给他一种(编程)语言,过二十年以后是怎么样是不知道的,我们要他对这件事情有兴趣。之前和一个朋友聊“兴趣到底是被培养的,还是被激发的?”我觉得兴趣是被引发出来的,而不是被培养起来的。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对(编程)这件事有感知,你给他愉快的环境,愉快的沟通。
我们要合理地告诉用户预期,以及更为合理地去控制用户的预期。告诉他,我就只解决这个问题,让孩子对这件事情有感知、有体感。孩子未来到青少年、成人阶段要不要去选择这件事情作为生存技能,或者作为终身热爱的事业,那是后面的事情,我们不需要现在就过度给出承诺。正确意识到在每一个不同阶段我们对孩子要做的事情,有预期以及不同的分工,是非常重要的。
Q7: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少儿编程绝非要达到初级职业教育方向的某种目标,而是为学生打开一扇窗,埋下一颗种子,感兴趣的以后还会自己继续探索?
A:是的,就是埋下一颗种子。教育最难的一个衡量标准,除了考试、技能、学历这些之外,教育最难的事情叫:首先要有一棵树,撼动一棵树,然后埋下种子。我们不知道这粒种子(有的时候是某个人的一句话、一个微笑)会在什么时候对他人的人生发挥作用。所以,我觉得就埋下火种就好了。目标很单一、很简单,把这个目标完成就够了,不需要再去虚伪的、包装更多的东西进去。回归到最本质的东西,然后把最朴实的事情做好就够了。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