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动画》| 《雪怪大冒险》:华纳动画电影多元化的产业战略
一、自由、大胆的艺术风格
“如果说迪士尼动画是古典音乐的话,那么华纳的动画就是爵士乐”。(2)不论是华纳的第一部系列动画片《疯狂小调》(1930,兔八哥、达菲鸭均出自该动画片),还是“兔子”“鸭子”“猫和老鼠”等这种“农民进城”的动物形象,再到后来的“斑马”“鼠精灵”和这部“雪怪”,观众可以感受到华纳动画形象缔造的天马行空。虽然,有人诟病这个雪怪的形象有抄袭《怪物史莱克》之嫌,但“大脚怪传说”确实是欧美小朋友最好奇的怪物之一。早在2005的电视系列动画片《黑暗疯狂小调》中就有“黑暗大嘴怪”的怪物形象,但是因为是黑暗系列,那个大嘴怪显得有点凶。而这部动画影片里所谓的雪怪们,是一个个憨态可掬、温柔善良、团结有爱,“住在云层上”的类人族群,除了“脚大”,并无别的特异功能。主人公“米果”作为村里撞钟人的儿子,因为不愿意继承父亲日复一日唤醒村民的撞钟事业而和村长女儿咪琪组成了村里年轻人的探索派。在他们的眼里,找到“小脚怪”(也就是人类)的存在才是他们的事业。雪怪的世界,不是人类世界却胜似人类的雪怪世界,像一个传统的人类大家庭,有家长,有老、中、青三代。他们有着维系着这个大家庭运转的法则——石律。石律代表着社会法则,人人遵守并相信,不得质疑。这反映了华纳动画一直以来的全年龄段的现实主义风格,也就是动画的成人化。披着雪怪的外衣,说的还是人类社会成人的游戏规则。
以雪怪视角观察人类,是该片的一大创新。该片反其道而行之,不是从人类视角出发讲述非人类世界的怪物就是怪在和人类不同,而是从雪怪角度定义人类,“小脚怪”成为了米果等年轻人试图去探索发现的新世界。这点也是美国动画电影题材的主旋律,那就是关于“梦想”。而这也是片中另一条线“小脚怪”的叙事线索。如果说雪怪还要以怪物的外衣讲述人的生存困境,那么雪怪眼中的“小脚怪”也并没有好到哪儿去,甚至更加现实犀利。波西作为曾经实现过梦想并红极一时的探索类专题片主持人,当年的他就是因为单纯的对稀有动物和旅行的热爱而成为电视界乃至好莱坞的红人。如今,面对新媒体的兴起和媒体行业的恶性竞争,人生也像探险一样遭遇了惨境,甚至为了房租,为了收视率,他竟然想出卖做电视节目的真诚,尤其是那段他在酒吧的说唱《亚历山大》道出了当代年轻人的心声。本来以为这段说唱会是全片的亮点,没想到后面雪怪村长的说唱更加劲爆,这两首说唱让华纳动画紧跟上了时代潮流,成为符合当代年轻人审美的说唱电影。也充分体现了华纳动画电影一贯的自由化和成人化。歌舞是美国动画片用得非常娴熟的幽默技巧,尤其在迪斯尼动画,它的每部动画片又可以看成一部经典的歌舞剧。如果迪斯尼是用歌舞将电影更加古典化和贵族化,而华纳动画电影的歌舞则用得更加街头化和平民化。
说华纳动画电影是披着动画外衣的现实题材成人片,其实这也是华纳动画在艺术上的差异性战略。追究起来,这还是有传统的。纵观华纳动画片,“成人化”三个字比比皆是。华纳资格最老的导演弗里茨·弗瑞朗格说:“我的片子从不是为小孩制作的,成年人才是我的观众。我做片子时压根没考虑过孩子,我是为自己做动画片。”(3)这样个性的动画导演,得益于一个给予动画创作最大自由空间的老板,华纳的老板历来都给予了动画创作非常宽松的环境。在这样的管理和创作的传承下,该片的导演兼编剧凯莉柯·克帕特里克,发挥了其编剧的特长,用该片的大量对话场景,尤其是村长和米果之间的说唱对白,道出了该片的主题:族群之间的隔阂和融通,这也是世界永恒的主题。
《雪怪大冒险》 剧照
二、打通年龄的情感战略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美国动画工业初具规模的时期,一般的动画公司要想在当时已是动画巨人的迪斯尼碗里分一杯羹,是非常困难的事。华纳在动画领域,经历了购买动画大师现成动画片的阶段,四五十年代成为每年生产42部动画片的一流企业的阶段,以及到21世纪初推出以保持华纳在动画领域中业已存在的品牌和竞争优势的振兴计划。华纳动画不仅在艺术上从模仿迪斯尼作品到摸索出自己的艺术风格,也因此扩大了华纳动画的内涵,使其受众更为广泛。正是这种内涵覆盖之广,使得华纳在产业战略上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动画制作,其中情感经营和全产业链的开发是华纳动画产业的两大特色。
说到情感经营战略,这部《雪怪大冒险》体现得尤为深刻。作为动画片,影片的属性决定该片是以孩子的喜好为出发点,选择雪怪这样一个异人族的塑造,首先就考虑到了圣诞节前孩子们最亲近的世界——雪人的世界。电影上映的档期是10中下旬,这个档期巧妙地避开了竞争激烈的圣诞档期,却为即将到来的冬季拉开了一个浪漫的序幕。通过开场雪怪人物一个个出场,随机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温暖的、善良的、团结的甚至是传统的、家庭的形象。雪怪对于孩子来讲就像是自己,家里有家长、有亲人,还有好朋友和同学。如果说小脚怪的那段说唱击中了成年人的心,那么,雪怪的呆傻萌亲更拉近了孩子与雪怪的距离,让作者颇有创意的“雪怪看人类的视角”有了预期的反应。但也正是因为影片的基调过于温暖,呈现的两个世界过于善良,影片中没有较强的角色冲突和情节冲突。唯一担当坏人的角色,就是影片中的警察。喜马拉雅山下一片亚洲的古建筑和中文牌匾,让中国观众有种文化亲近感,也容易让人觉得抓捕雪怪的是中国警察,同时拉近孩子们情感的还有片中的友情和亲情,尤其是友情。米果与几个死党出生入死去冒险以及与两小无猜的村长的女儿咪琪的纯真友爱,都正好是每个家庭孩子们正在体验的成长经历。雪怪对大人们所说的石律的质疑和对小脚怪的好奇,不也正是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后和父母们进行的第一次叛逆的真实写照吗?一群雪怪每天在云层上试图跳下去,跳到未知的世界的那种渴望,不正是孩子们希望追着火车跑,想让火车把他们带到一个没有父母唠叨、没有写不完的作业、只有长大成人后一切美好且未知的世界?当然,雪怪对未知世界有更加明确的愿望,那就是寻找小脚怪。正是这点好奇心带动全片的节奏,也吸引着看电影的孩子们的心。此时,你已经分不出哪一个是人的世界,哪一个是雪怪的世界。也是从这一刻起,种族间的融合已经有了答案。这种融合最后终于在米果和波西之间超越语言超越族群的友谊之间得到了升华。
全片的亮点在米果把波西绑在胸前回家的一路上,有点像《人在囧途》,两个看似绑架和被绑架的立场对立的人和怪,因为一路上的互相扶持而有了友情的温度。这个情感虽然俗套,但却是百试不爽的影片强情节。而回到家后,米果从揭穿村长善意的谎言到被村长的用心良苦所打动,到第一次怀疑了和人类的友情而帮助村长撒谎等,这一系列强情节,即是叙事的需要,也是情感战略的需要。儿童总要长大,而长大付出的代价,就是重复着成人世界的规律,从发现谎言、揭穿谎言到成为说谎的人的过程。米果的线索就是成长的线索,谁能说成长不是像米果一样长大成人然后与世界握手言和的呢?如果说米果负责打通孩子们之间心的连结,那么小脚怪就是打开成长为成人的大门,波西当年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热爱,到成功的爆棚和被现实又打回原形,再到最后对理想的背叛和对现实的妥协,每一部分都是观众的镜子。当波西那段说唱台词出来,你都忘记了这是一部动画影片。以上都实现了华纳动画一直以来的创作策略同时也是产业战略,那就是打破一切陈规定论,只要开心,没什么是不可能的。虽然迪斯尼乐园成为迪斯尼重要的产业支柱,对于华纳来讲,当年借着“蝙蝠侠”“超人”等动漫形象,创造了大批玩具、游戏、主题乐园等,动画全产业链的疆域也早已开拓。华纳经常适时推出手提包、手机链、钥匙圈、瓷器、T恤等印有自身产品图像的形象产品。而华纳的理想是将“卡通形象”变成美国的代表,也就说即便是一个普通的玩具,也是华纳推广美国身份及文化的形象大使。(4)从最近两年华纳做的乐高大电影也可以看出他们开发产业链的眼光。
历史证明,动画作为一种产业,在构建全球网络的同时,以自己的核心品牌,寻求着异乎寻常的多元化盈利点,加上找到具有攻击性的情感策略,也就是我们说的具有产业意识的艺术。
《雪怪大冒险》 剧照
三、披着动画外衣的社会观察家
虽然真人和动画一起出现是早期电影经常使用的手法,但是在1996年,华纳动画明星与篮球巨星迈克尔·乔丹合作的《空中大灌篮》,狂揽全球票房2.5亿元,足以说明华纳动画是一个多么大胆且充满创意的团队。而这部《雪怪》,全明星的配音阵势也是好莱坞不多见的,尤其是还请了NBA的球星勒布朗·詹姆斯,一度使得影片有了预热的效应。
有人说,迪斯尼的优势在乐园,而华纳的优势在电影,这话尤其体现在华纳动画电影的每一次高水平制作上,尤其是对科技的创新和应用。如果说当代电影在经历着一次视觉形态与叙事形态的变革,那么动画电影在这方面的表现更加突出。因为动画电影为了体谅各个年龄层的观众,并不会把故事编排和讲述得太复杂,而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简化叙事,丰富视觉空间的构建。动画电影如今呈现出来的愈加丰富的视觉效果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5)这部打着3D动画的电影,在技术上确实比很多同类技术的影片要更加精益求精。整个画面的3D非常好,尤其是喜马拉雅山下那个人类世界的还原,真的让人眼前一亮,让你熟悉又陌生,让观众感到穿越又很现实。在3D技术已经普及的今天,能让人有景观奇观还是需要下点功夫的。就这一个场景,足以证明华纳动画对品质的追求。不仅壮观,还有创意。其实,华纳动画重视技术是有传统的,就拿当年的“黑暗”系列动画片,“黑暗兔八哥”“黑暗达菲鸭”“黑暗大嘴怪”,这些华纳动画明星全部被黑暗化后,这些角色不管造型还是性格都极其另类,尤其是他们从宇宙中获得超能力(激光锁、潜意识控制力、心灵运输力、呼唤龙卷风、超音速、电磁炮等)并带着这些武器与能力拯救地球,(6)抛开颠覆的意义不说,光是这些脑洞大开的科技创意,已经超越了动画电影题材的范畴,可以与科技电影一较高低了。所以,华纳的自由不仅体现在创作上的天马行空,更体现在对当代科技的驾轻就熟。
该影片还有一大创新点就是“大脚和小脚之间的语言障碍”这个设置。从动画片诞生以来,非人类形象说人语是一个不需要解释和说明,甚至不需要思考的动作。但是到这部电影里,就变成了两个世界中间那道真正的分界线。如果说,雪上的云层是可以打破的,大脚小脚互相的样子可以相似的,但是语言的不同,就是提醒观众,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所以,影片的主题在这样一个绝佳的创意下,起点就有了高度。村长说唱里解释的那个石律作用也是一个很棒的创意,因为它把人类社会制度这么抽象的东西给形象化了,把国家机器给画出来了,好像真的有一部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在运转。当然片中两段说唱也是亮点,尤其村长那大段说唱,使得多数观众都在这个点上开怀大笑,说明华纳的用心,也证明了编剧出身的导演在台词上的实力。这其实也是华纳幽默风格的传承,只不过融入了不同时代观众审美需求。饶舌本身就是把人拉下神坛的后现代嘻哈音乐,由于用在了代表着一本正经有着领袖精神的村长身上,出来的违和感才是笑声的原因吧。从华纳动画形象的简史来看,华纳之所以一直以来采用的全龄化策略,是因为它所创造的人物形象都是穿着人的衣服、说人话、办人事的动物,最典型的莫过于那对精灵属情侣——乐宾恩和索尼娅。“乐宾恩”是纽约金融区的白领人士,他的女友索尼娅在时尚界工作,酷爱各种时尚文化。他们住豪宅、开洋车,俨然一幅幸福生活。一系列拟人化角色的故事,让人们忘记了他们是动画片的世界,比真人世界还要现实。在《雪怪》预告片出来时,很多人也是奔着华纳动画的幽默、无厘头和各种出其不意的拟人化形象去的,当看完《雪怪》后,都会觉得华纳又一次用创新超越了自己,从拟人世界中直接走到了真实的人的世界和比人还高的怪物世界。让两个世界互相发现、互相接触、互相解释、互相摒弃前嫌,人类在这里,成了怪物眼中的怪物。从这个层面上说,《雪怪》从创意到剧作再到影片结尾乌托邦的设置,都充满了哲学的意味。
如果说,去年迪斯尼的《梦想环游记》打通的是人类本身的纵向情感连结,那么《雪怪》打通的就是人类和非人类物种间横向的隔阂,讲的是同处一个空间的不同物种如何和谐相处。这个意义在当今世界局势紧张、全球环境恶化、各国发展都遇到瓶颈的语境下显得十分具有现实精神。虽然很多人觉得结尾来得突然又过于理想,但作者心中对和平、和谐、共生的呼唤真的是隔着银幕都能溢出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还是要向作者致敬。比起血淋淋地指出现实的残酷,我们还是希望在电影中,尤其在给孩子们看的动画电影中,看到善良、友爱、和谐和圆满。作者是善意的,观众虽不满足,但是也还是买账的。
著名的动画导演布莱德·伯帝曾经说过:“动画不是一种类型,而是手段和工具,可以表达出任何类型”,这句话尤其适合对华纳动画电影的总结。如果说迪斯尼动画电影是用古典音乐给世界创造一个又一个关于家庭、友情和爱情的快乐乐章,那么华纳动画电影就是用爵士音乐演绎了人世间的千姿百态、善恶美丑,甚至是描绘了未来世界的走向。从这点上看,迪斯尼动画适合描绘人类一切的快乐,而华纳动画是在拷问人类的内心: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