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笔记的应用
古人云:“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法者事倍功半。”学习的本质就是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会学”才能“学会”。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地处理信息,有机整合知识,充分地应用所学,已经成为了学习的关键所在。被运用的才能称为知识,不被运用的只能算是信息。
如今我们常常会陷入各种繁杂信息的包围之中。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捕获和解读信息始终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话题。要想克服信息过载,我们就必须学会高效组织和提炼信息。
我是竖屏思维导图的实践者更是受益者,我希望把好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一.竖屏思维导图笔记的应用
导图笔记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笔记输入,二是笔记输出。
笔记输入就是从外界吸收信息存储到大脑中,可以应用于各种笔记,会议记录,想法整理,等等。我读完张萌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册》后,制作的一张竖屏思维导图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笔记输出就是组织运用自己大脑内的想法和数据,可以应用于作文大纲,学习计划,工作规划,项目企划,活动策划,问题的分析与解决等。同样我也分享一张我用思维导图制定的月计划。当我们把目标变的可视化的时候,我们就能更加明确我们应该如何做,怎么做,就会较少我们的焦虑。
二.导图笔记有哪些好处呢?
-
快速捕捉并记录未知的信息,概括出核心知识点的全貌,明确重要信息,总体把握知识结构。
2.充分发挥大脑左右脑的优势,用大脑最自然的方式——图文并茂,使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同时帮助我们记住相关信息。
3.放射状的开放式逻辑架构,便于资料的进一步补充和整理,让内容更加完善。
4.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通过“框架关键词”检索回忆起所需信息。
5.可以有效的锻炼分析力,判断力,思考力,全面提升思维的调理性,开放性和逻辑性。
6.增强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考理解问题,对复杂问题化繁为简,由面到点,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法。
7.社群如此普遍的今天,我们需要让自己产生价值,通过适合手机阅读的花式竖屏思维导图,倒逼自己输出,雕琢自己普惠他人。
三.思维导图制作文章分析笔记
要想回忆旧信息并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要了解记忆的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正好和思维导图文章笔记的各个阶段相互对应。
1.编码——快浏览,圈重点。快速阅读文章大致内容,并捕捉圈选核心关键词,初步分出类别模块。
2.存储——理关系,列架构。把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用线条层级梳理清晰,根据相应的逻辑架构存储到线条上。
3.检索——塑全貌,形象化。整合逻辑架构,为思维导图添加颜色,重读我们的思维导图笔记,回忆我们捕捉的核心信息,在未回忆出来的内容旁添加图像语言。
这个对我们大家而言,是个比较高效的体系:捕捉信息然后通过思维导图这个全貌体系来储存知识,这样以后需要时就可以随时快速提取出来。
四.文章分析的三大步骤
-
快速浏览文章,明确文章体裁,划分框架结构
-
提取核心关键词,应用线条将核心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梳理清楚,看看它们是总分,并列,递进,还是因果关系。
-
在重点的,易忘的,抽象的,难理解的地方匹配相应图像,从而形成图文并茂的文字笔记形式。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