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里·佩奇:少年时萌发的编程兴趣,成就了改变世界的谷歌
提及谷歌,恐怕在今天这个互联网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天就来和大家讲一讲谷歌的创始人之一——拉里·佩奇。

他从小深受家庭影响,对计算机和互联网有着浓厚的兴趣,童年时读过的一本书深深感动了佩奇,从此,这位少年励志要改变世界。
他的梦想听起来总是那么大胆,可他却完全不理会这个世界怎么看,没有局限,敢想敢做;他的演讲才能不像其他大咖那样出众,并不能言善辩的他坦言不擅长和人打交道,却以他亲力亲为、细致入微的管理方式征服了偌大的企业;他不在乎官位职称,将自己从官僚主义的枷锁中彻底解放,只为一心开发产品,谋求创新。几次离开和回归,虽然偶尔行事大胆出格,但他始终心系创新与未来,心无旁骛专注产品。

他不需要特定的官衔,没有固定的套路,也不刻意营造个人的魅力,却取得了卓越的成功。
如果你对梦想的定义还是谨小慎微,对成功人士的特质仍有着条条框框,那么拉里·佩奇的故事大概会告诉你——成功不用别人来定义,做个专注的梦想家,你才可能颠覆世界。
1
一本书的启蒙
1973年,佩奇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东兰辛市的一个知识分子犹太家庭,他的父亲卡尔文森·佩奇是密歇根州立大学计算机教授,拥有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巧合的是,佩奇的母亲葛洛丽亚·佩奇也是密歇根州立大学(MSU)的一个计算机教授。
成长在这样的家庭中,从小耳濡目染地接受父母的熏陶,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佩奇从很小的时候就对家里花样繁多的电脑和科技杂志“一往情深”。然而这些杂志不过是丰富了小佩奇的眼界和知识,满足了他好奇的欲望;真正改变他命运的,则是一本自传。

佩奇在12岁的时候偶然读到的一本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的自传,对他的触动颇深,书中讲到这位发明家在人们的猜测和质疑中去世时,年少的佩奇竟然悲伤到失声痛哭,可见他真的体会到了感动心灵的力量。
而也正是这种震撼心灵的力量使佩奇萌生了一个想法——未来不仅仅需要创造一个改变世界的科技,更需要有一种可以传播这些科技的商业模式。
这种概念在之后佩奇一路的事业中也环环渗透,他着手创新而不空喊口号,他相信“没有商业化的创新最终都是失败的”,他强调“仅仅创造出东西是不足的,你必须要将它带给全世界,让所有人都可以受益其中”。
没错,拉里·佩奇是个实干的梦想家,这也就是为什么,别人的梦仅仅是梦,而他却让所有人的梦成为了现实。
2
恩师和伙伴
1992年,佩奇进入密西根大学学习,在此期间,他曾担任过密西根大学工程荣誉学会的会长,并加入了太阳能汽车社团,他还曾用乐高积木制成一台可编程的绘图喷墨打印机,在同学和老师心中,佩奇是鬼点子很多的大胆“点子王”。

拉里·佩奇在密歇根州立大学读完了本科,毕业后,他去到斯坦福大学继续深造。
1995年,佩奇就在斯坦福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的时候遇到了同样痴迷于计算机科学的谢尔盖·布鲁姆,也就是谷歌的另一个创始人,两人志趣相投很快便成为了惺惺相惜的好友,与此同时,他们内心深处都在酝酿着更大的事业和梦想。
23岁的某一天,佩奇又突发奇想,据说是他在睡觉做梦的时候想到的,那就是究竟可不可以“下载整个网络”?
然后他开始琢磨如何设计一个产品,一个通过他们的链接就可以获得各大网址分类的产品。
这个想法在那个时候是别人眼中的天方夜谭,但是佩奇却觉得这十分可行,于是在好友谢尔盖·布卢姆的帮助下,二人合作开发了一个名为“backrub”的搜索引擎。
1998年上半年,在逐步完善这项技术后,佩奇与布卢姆开始合作运行Google搜索。

早年的拉里·佩奇(右)与谢尔盖·布林(左)
与此同时,两人也开始着手为这项技术寻找合作伙伴。最初他们找到了雅虎的创始人之一戴维·菲洛,菲洛认为他们的技术很靠谱,但是一下子想要实现那么大的设想还是存在风险的,于是菲洛建议他们先自己建立一个搜索引擎公司专注发展业务,等发展起来后再考虑合作。

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正戴着一副 Google 眼镜
在此之后佩奇和布卢姆的一位老师——SUN微系统的创始人之一安迪·别赫托希姆在关键时刻向他们伸出援手,造就了历史性的转变。
不得不说,别赫托希姆的确慧眼识珠,在看完二人的演示后,立马开了张10万美元的支票,之后佩奇和布卢姆又从家人朋友那里四处借钱,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最终筹得100万美元作为初始资金,佩奇和Google改变世界的梦想,也就此正式起航。
3
传奇谷歌的发展史
1998年9月7日,Google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曼罗帕克成立。
Google以佩奇的专利PageRank为基础给网页排名。他们雇用了第一位员工克雷格•希尔弗斯坦成为Google公司的科技主管。
1999年6月,Google得到红杉资本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两家风险投资基金的2500万美元注资,并在9月21日这天,Google不再是测试版的搜索引擎,开始每天处理约3亿个搜索结果。
2000年在佩奇的领导下Google发展成为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雅虎选择Google作为默认的搜索结果供应商。2004年,Google在纳斯达克上市。

佩奇在2001年辞去CEO的职务,时隔十年之后,2011年佩奇重掌谷歌,开始领导谷歌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战略。
在佩奇的新政下,Google推出新的社会化产品,其用户数量的增长速度超出了谷歌的意料。从推出到宣布注册用户突破1000万人,谷歌仅仅花费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这个增长速度在整个互联网社交服务历史中也从未有过。

一辆 Google 研发的汽车原型
2011年8月15日,佩奇宣布Google将以约1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老牌的摩托罗拉移动,成为Google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并购。通过此次交易,谷歌将进一步强化Android生态系统,从而提升在移动计算市场的竞争力。
2016年12月,《福布斯》杂志评出了“2016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共有28位主要公司的CEO跻身该榜单。
在最具影响力的CEO排名中,谷歌CEO拉里•佩奇(Larry Page)高居榜首。

截至2018年1月,佩奇净值达538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九富豪。
拉里•佩奇从编程少年,到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除了不懈的坚持和不断的努力,自然少不了计算机教授父母对他的启蒙教育。可以说,佩奇是整个谷歌公司的灵魂,正是他不断开启的脑洞,让谷歌在硅谷屹立不倒。
在文章的最后,CODE找了一些佩奇的精彩发言,快来看看这些激励人心的语句吧。
4
拉里·佩奇的精彩发言
-
If you’re changing the world, you’re working on important things. You’re excited to get up in the morning.
如果你在尝试改变世界,那么你正在做真正重要的事情。相信你每天都会在兴奋中起床。
-
Especially in technology, we need revolutionary change, not incremental change.
尤其在科技领域,我们需要革命性的改变,而不是递进式的改变。
-
Invention is not enough. Tesla invented the electric power we use, but he struggled to get it out to people. You have to combine both things: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focus, plus the company that can commercialize things and get them to people.
仅仅发明是不够的,特斯拉发现了电,把它传递给人类使用。你必须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发明和创新,再加上公司可以使其商业化,给人们使用。
-
If you say you want to automate cars and save people’s lives, the skills you need for that aren’t taught in any particular discipline. I know – I was interested in working on automating cars when I was a Ph.D. student in 1995.
如果你想要为挽救生命而从事汽车自动行驶事业的话,你需要知道这个技术绝不是能从哪个特定学科里学到的。1995年,我还是一个博士生的时候,我就已经对无人驾驶汽车感兴趣了。
-
You know what it’s like to wake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with a vivid dream? And you know that if you don’t have a pencil and pad by the bed, it will be completely gone by the next morning. Sometimes it’s important to wake up and stop dreaming. When a really great dream shows up, grab it.
还记得半夜从一个栩栩如生的梦中醒来的感觉吗?如果你不立刻用笔或电脑将梦记录下来,第二天早晨你绝对会把它彻底遗忘。所以,别再做梦了,去创造。当一个伟大的梦想出现的时候,别让它溜走。
-
I have always believed that technology should do the hard work – discovery, organization, communication – so users can do what makes them happiest: living and loving, not messing with annoying computers! That means making our products work together seamlessly.
我一直觉得技术应该为那些重要的工作作出贡献——如发现、组织、社交,这样用户就能做一些对他们来说愉悦的事情:生活和爱,不用成天和干巴巴的计算机较劲!那意味着我们的产品一定要实现协同工作。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