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教学法连载13】思维导图在新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教学法的开展需要有绘制思维导图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思维导图掌握、应用实际循序渐进进行:
① 在思维导图教学法开展之初,学生思维导图绘制还不熟练,教师可以自己先绘制好思维导图,将一些重要内容设计成填空形式,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完成自学,这样也可以让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绘制进行模仿,不会让学生有畏难情绪。
② 学生已经能够绘制思维导图后,可以让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然后完成老师设计的思考题,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集体智慧完成自学。
③ 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思维导图学习方法后,教师就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进行自学教材、绘制导图。
那么,思维导图在新课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呢?
1. 碎片式应用
碎片式应用是指教学中在传统模式下,在某些环节有机渗透思维导图元素,对于教学的开展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导入新课时
2.52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知识体系
图2.53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体系
图2.52、图2.53 是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整本书和第一单元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每当学习一本新的教材时,我都会运用教材目录,借助思维导图整理整本书的知识框架,宏观把握一本书的内容;对每个单元的学习也是用同样的思路,整理一个单元的知识框架,然后每篇课文的具体学习都从这里导入,这种由面到点的教学方式,易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把握教材。
(2)课中分析问题时
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14课“西安事变”时,教师往往都会启发学生思考:“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后将如何处理呢?”面对这样的问题,面对当时复杂的形势,学生的回答往往也难以到位。在教学时,我借助图2.54这张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思维导图,学生的思维迅速被打开,回答也达到了我们的期待。
图2.54 西安事变中杀蔣还是放蔣?
(3) 课后小结时
图2.55 这张思维导图是我在讲述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课时,边讲授边板书完成的。课堂小结时,对着这张图就能迅速抓住本课的学习重点。
图2.55 科举制的创立
思维导图是思维训练的有效工具,凡是课堂上的思考都可以借助它进行呈现。
2. 整体式应用
整体式应用是指整节课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我更多是在九年级毕业班教学时应用,因为九年级毕业班教学任务比较重,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独立绘制思维导图。
首先教师课前编制思维导图学案,设置成填空模版;然后教师制作思维导图课件,课上借助思维导图强大的演示功能,边演示边讲解,要求学生边听课边完成相应的填空,以完善思维导图,掌握重点知识。
图2.56是我在教学九年级上册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绘制的思维导图学案。由于思维导图版学案思路清晰,学生据此能够更好理解本课的知识体系;同时,学案中的文字言简意赅,使学生既能够记好笔记,又能听清老师的讲解;再加上教学时我借助思维导图的演示功能,动感、图文并茂的画面和流动的线条,引领着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种方式大大提升课堂的听课效率。
图2.56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思维导图学案
3. 翻转学习应用
下面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为例介绍。
一、课前“自主学习”(划线部分为课前选学内容,供富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 |
(一) 学习任务 |
1.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阅读教材能准确说出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吗?它们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阅读教材,你能归纳出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吗? 3.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和阅读教材段,你理解革命成败的标准码?你能描述辛亥革命成功与失败的基本史实吗?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结局? |
(二) 自主学习检测: |
1.电视剧《走向共和》中塑造了许多历史人物,其中为民主共和国作出了贡献,堪称民主革命先驱的是( ) A.毛泽东 B.孙中山 C.李大钊 D.袁世凯 2.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3.中国同盟会成立于( ) A.檀香山 B.武昌 C.日本东京 D.南京 4.(2014年中考)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三民主义 B.马列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D.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5.(2011年 中考)“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八个字是少年瞿秋白对一历史事件功绩的概括。此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6.有学者说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其主要依据是( ) A.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B.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实 C.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未能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
(三) 拓展学习 |
1、观看视频2、视频3 2、猜一猜: (1)苦孩子出来闹翻身(打一历史名词);(2) 为祖父代笔(打一近代人物);(3)、军人盛世(打一近代名城)。 |
二、课堂“学习活动” |
(一) 讨论和用图示表示“三民主义”和《同盟会革命纲领》的对应关系 |
|
(二) 讨论、并用思维导图归纳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 |
|
(三) 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1.根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 |
材料一: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钦定宪法大纲》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影响一:】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同盟会1906年《军政府宣言》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孙中山 【影响二:】 材料三: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究了道路。” ——胡锦涛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影响三:】 |
2.用思维导图呈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
(四)用思维导图整理本课学习内容 |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的趋势。在教学中,我也尝试过把思维导图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上面这个案例是我在教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一课教学时的探索。这个案例以思维导图为支架工具,渗透翻转学习的理念,我课前录制好微视频,准备好另外两个拓展学习视频,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指南”提前学习,完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三个任务;课上通过“自主学习检测”环节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利用好剩余的时间,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完成三个课堂学习任务,并借助各种图示进行展示;最后用思维导图整理本课学习内容。
这堂课的探索给我的启示:这是未来思维导图教学的一个有益方向。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