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一):把握最基本的原则

网友投稿 2018-09-24 10:39

市面上有很多与思维导图有关的书籍,让人眼花缭乱。

事实上,要学好思维导图,分两个维度——“道”和“术”。

,就是原理、原则,是最基本的逻辑。

,就是方法、技巧,是根据“道”引申,推导出来的。

比如“用不同的颜色”、“怎么画好树枝”、“形状怎么画”,这些事实上都属于“术”的层次,一千个人可以有一千种说法。

当然,有的人画出来漂亮,让人喜欢,这说明他“术”玩得好,“术”玩得好的人,必然是掌握了原则的。

但画得漂亮,让人喜欢,就真的有助于学习吗?

这又是一个问题了,提出这个问题不是为了深入探讨,而是阐明本文的立场。即以“为促进学习,增强学习能力”目标,应该如何教小孩画思维导图?

对于思维导图的讲解将分为三大板块:

一、原则的掌握

二、技术的创新

三、技能的沉淀

对于每个部分,首先阐述核心概念的内涵和逻辑。

然后,明确提出理想境界和对孩子的训练方法。

理想境界,代表了目标,这是孩子最终要达到的状态。

但理想境界不是一开始的要求,对于孩子来说,需要一步一步前行,才不至于被压垮。一次只给孩子提一个要求。

训练方法,代表了过程,方法不仅仅是言语和行动,还包括家长的态度。

旨在帮助各位家长朋友厘清教孩子画思维导图的过程。

本文介绍第一部分,原则的掌握与应用。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926/1039323239-0.jpg

原则:表意

其实,思维导图的本质很简单,就是通过“符号”和“符号的组合”来表达想法。

符号由形式和意义组成,意义通过形式而承载。

相同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承载,比如牛[文字.txt]、牛[图像.jpg]、牛[声音niu]都可以指代“牛”这种动物。

同样的形式也承载了不同的意义,比如农民伯伯说“牛要吃草”,和禅宗和尚大喝“打车还是打牛!?”这两个情境中的“牛”具备完全不同的意义,前者是一个实体,后者在召唤人对“心”的直觉体验。

对于思维导图而言,符号可以分为表意符号和连接符号。

表意符号,就是通过关键词或者示意图来表达意义。比如孩子看了一本《三国演义》,那么可能“魏、蜀、吴”就形成了最初的关键词,成为搭建框架的基础,体现的是从不同国家理解三国的视角。

比如这样: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926/1039334H1-1.jpg

连接符号,起两个作用,第一是围绕核心概念发散,第二是连接有关联的概念。但本质上都是连接作用,没有绝对的界线。

当然,形式不是最重要的。

比如孩子喜欢诸葛亮,那就可以围绕诸葛亮,把和诸葛亮有关的人物、事件都给找到,然后梳理清楚他们的联系。也不一定用关键词,孩子也可以画一个羽扇纶巾的人物,或者用船与大火来指代赤壁之战。

通过画思维导图,其实就是搭建清楚一部分知识的框架体系。

因此,原则很简单:孩子最初学习思维导图,只需要学会使用表意符号和连接符号就够了,本质上是在训练使用符号来表达意义和对寻找意义之间的联系,这样两个人与生俱来并赖以生存的能力。

理想目标

理想的目标是:孩子能够对思维导图有兴趣,用心地去绘制思维导图,并且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就比如某个下午,阳光从窗外洒入,你看见孩子在用心地做这件事情,这个时候,就很满足了。

这时,‍有兴趣是核心,而非画得好

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人需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蜕变。孩子真正需要的其实不是画好一幅图,然后拿去炫耀、获得认可。而是真正理解这个行为的意义,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

这种兴趣不仅仅源于他人对结果的认可,更多源于在过程中的体验:每一次动手描绘,对细节的雕琢,对书本知识的提炼,对自我想法的表达……即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心里想的不是如何讨好别人,而是如何做好自己

因此,在“道”的层面上,目标一定是培养出一个对学习有热情、有策略、有习惯的人,而非是得到一张张具体的作品。

就是要让孩子通过练习思维导图这样一个过程,通过每一次动手写下关键词,通过每一次思考自己要写下什么……在这样的过程中,掌握提炼知识、构建体系的方法,成为一个具备内驱力、不断进步的人。

因此,最初需要的是接纳孩子的不完美,珍惜每一次孩子的练习过程,用心和孩子沟通,培养孩子的成长思维。

我们需要看到问题的本质,即孩子一个用心画图的行为背后,是大脑神经网络的重构与发展。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926/103933G19-2.jpg

训练方法

基于培养孩子兴趣的原则,训练方法的基本结构很简单,只要两个:

一、让孩子自由发挥

二、给孩子合理评价

但重要的是,理解每个操作的内涵,并逐步递进,一点一点影响孩子。

培养兴趣的时间因人而异,有的孩子可能一瞬间就产生了兴趣,有的孩子可能比较无感,需要激发。

一、让孩子自由发挥

让孩子自由发挥,意味着留给孩子充足的空间,任由孩子创造,最大程度地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这样一个过程,首先需要示范,即给孩子示范画思维导图的基本操作,让孩子模仿。“来,孩子你看,我会这么画……我为什么这么画呢?这是因为……”一边示范操作的行为,一边阐述自己的思维活动。

要给孩子一张作品的成型过程,这个作品不一定是完美的,但要在过程体现基本的原则。

在示范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情绪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和思维导图的价值,所以我们很认真地去动手。

用我们的认真去打动孩子。

用我们的专注来让孩子专注。

阐述思维是自然而然地描述,没必要过于强调原则和道理。

态度是最重要的环节:希望孩子能画出自己喜欢的作品(不是他人看来好的作品)。

很多时候,孩子不是因为事情有趣才去做,而是因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能够得到尊重才认真。就比如一个小孩,他可能并不知道自己改干什么,突然他感觉到有人在看他,于是他悄悄地就认真起来了。相反,如果一个小孩在构思的时候,脑袋里想的全是父母的一些硬性要求,他可能很难发挥自主性和创造力。

希望孩子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是在关注孩子本身。

而希望孩子画出好的作品,是在关注作品。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926/1039342P4-3.jpg

二、给孩子有效评价

事实上,作为大人,我们也不能保证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完美无瑕。

我们对孩子的评价,仅仅是出于我们对世界的看法。

因此,对于培养孩子而言,评价的有效性重点不在于对错,而在于能不能激发孩子

比如,我看见孩子有3个优点和6个毛病,那么我可能会选择说3个优点和1个毛病。

说优点,是为了让孩子有信心,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错。

只说一个毛病,是为了让孩子专注,能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进步方向。

事实上,我看见的6个毛病,很可能只是幻觉。

比如我感觉孩子动手很慢,但可能只是Ta想要把这件事情做好,于是稍微刻意了,动作就凝滞了一些。

那么这个时候,我应该关注Ta想要把事情做好这样一个态度,而非是做事很慢这个表现。

真正精准有效的操作,一定是关注孩子,评价孩子的具体行为。如有必要,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

比如,一个孩子很认真地看完了书,用心写下了一个关键词。如果事后来看,这个关键词可能选取得并不是很好,因为概括性不够强。孩子的字可能也比较稚嫩。

但是在当时,我一定只会关注孩子本身的行为,我只关心我的评价能不能让孩子更加有兴趣地学习

因此,我会在过程中观察孩子的表情和行动,看Ta是如何用Ta闪亮的大眼睛在阅读的。孩子的脸,孩子的眼神,孩子认真的样子,才是我关注的对象。

在孩子结束行动后,我再根据我在过程中的感觉,自然地告诉孩子:

你认真的样子很棒。

如果需要展开,那可能我会告诉孩子,Ta认真的表情是怎样的,给了我什么样的感觉,如果Ta能够保持,那么以后一定能变得更加优秀。

实际上,很多时候孩子感受到了我们的关注和尊重,就已经足够,根本不需要展开。

“你说了什么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说的,你有什么行动。”

作为一个大人,愿意拿出一些时间什么都不做,仅仅是单纯地观察孩子,这对于孩子来说,就已经是一份难得的礼物了。

当然,伴随孩子成长,逐渐要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问题,学会自我反思

永远不要说一堆毛病。第一,这会让孩子很烦。第二,这说明家长也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

真正厉害的家长,一个眼神,一个表情,或者一句话,就让孩子有动力了。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