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机器人给小孩上课,游戏化学习模式,贝尔科教的人工智能原住民培养计划有多大胜算

网友投稿 2018-03-10 14:10

让机器人给小孩上课,游戏化学习模式,贝尔科教的人工智能原住民培养计划有多大胜算?

人工智能东风正劲,各个行业争相布局。作为创意教育领域的前排企业,贝尔科教正在将儿童创新科学教育与人工智能紧密联结,试图开拓出一条与传统青少年教育思路迥异的智能之路。

应试之外,素质教育的新可能

以教学内容的前沿性和先进性见长,贝尔科技甫一出世便瞄准应试教育以外,年龄在3—13周岁之间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市场。创始人王作冰称自己是应试教育的反对者,他认为“应试教育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非教育本身所需,目前的教育体系是200多年前确立的学科制,主要培养工业时代劳动力。”贝尔科教便是他渴望用来改变现有教育模式的重器。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机器人大赛,通过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贝尔试图探索目前教育模式之外的可能性。

除了花重金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结合路径,王作冰也带着团队在全国马不停蹄地开拓新校区,并着力招募认同并适合这种新式教育理念的工作团队。经过7年多的发展,目前,贝尔集团已拥有直营贝尔机器人儿童学院50余家、玛酷加盟学院120余家;除此之外,其位于深圳的研发中心坐拥50余位来自中科院、大疆和腾讯的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人才,为其前台教育服务疆域的开拓提供动力。另外,在贝尔科教任职的教师不仅需取得师范院校专业的毕业证,还需通过创造力培训、机器人技术指导等相关资质的考核才可上岗。当线下铺开和人才培养的速度快于或与机构发展速度相当时,品牌效应和规模效应才能充分显露出来。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312/141035F21-0.jpg

政策加持和人口红利下的广阔空间

2017年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这也意味着,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被国家提升至战略层面,在政策利好下加紧投入布局的相关行业企业将大有收获。贝尔科教近年来也联合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斥巨资启动儿童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积极为未来增长铺路。

此外,已经实行两年多的二孩政策也将使教育领域的行业需求不断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的研究,我国0-6岁的人口将从2016年的9900万上升到2021年的1.2亿。在可预见的未来,教育行业相关机构缺口将继续扩大,这也为稳步发展的贝尔科教提供了广阔空间。

教学效果与远期成果仍尚不可知

目前,贝尔科教致力于将科技产品开发成系列课程,以游戏为教学模式,以科技、编程等目前学校教育中较为薄弱的内容为教学科目,着力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在教学环节引入贝尔机器人,自主研发独特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每节课分别由15分钟的背景知识讲解、50分钟的模型搭建、25分钟的亲子互动组成,希望能借此提升儿童获取知识的效率和趣味性。

与K12教育相比,贝尔科教更注重儿童远期发展成果和素质培养,因此对于家长而言,理念的转变也是一大难题。然而目前,低龄儿童家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转移为80后乃至85后,作为与中国互联网共同成长的一代人,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速度快,在培育下一代的支出方面也拥有天然的付费习惯,对于孩子的期待也并不是简单地“学校成绩代表一切”,加之父母乘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发展的浪潮成长,他们拥有更宽广的眼界和更长远的考虑,对于孩子综合素质的看重也成为其为课外教育付费的重要驱动力。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312/1410362218-1.jpg

但在口碑效应至关重要的教育领域,贝尔科教目前的产出尚不明显。其虽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高端化和科技化的包装,然而其是否能真正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和自我驱动能力,教学过程是否引人入胜,教学效果几何,仍然未在网络讨论中见丝毫热度,也尚不可知其实质上对儿童科学思维的培养和改造力度究竟有多大。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除了学生学习成本的降低,还有大环境下对于学生素质要求的提升。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资本开始涌动,观念正在更迭,贝尔科教的机器人教学生意是否能在日后开启新的教学时代,还需拭目以待。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