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要从娃娃抓起】家长修炼手册之STEAM教育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近某卫视的“呐喊”节目 ——《少年说》火了。节目组在全国12所学校,设立勇气台,给那些渴望表达内心真实诉求的孩子们,一个向所有人“大声喊出来”的舞台。许多小学生借这个出口宣泄感情,希望大人们能空出时间来听一听自己的真心话。
(感恩 ——
“谢谢你陌生人,感谢你将肾捐给了我妈妈!”)
(无奈——
“爸妈,你们有真正在乎过我的感受吗?”)
(诉求——
“爸妈,你们有真正在乎过我的感受吗?”)
但是,小朋友们“呐喊”最多的主题,还是“学习成绩”。
(成绩不好,连玩儿的时间都没有)
(孩子热爱跳舞,并且坚持了7年
却因为成绩退步,被妈妈叫停了梦想
后来,妈妈愿意继续支持孩子完成梦想
前提却是成绩考到前100名)
(甚至
有孩子给老师花式催找对象
老师提出的条件还是成绩)
读书的时候,孩子学习成绩是头等大事。不可否认,父母老师这样的激将法,或许可以给孩子目标,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但是:
为什么影响孩子身心发展的永远都是“学习成绩”?
为什么用来交换的条件永远都是“学习成绩”?
为什么可以决定孩子话语权的大多都是“学习成绩”?
青春期受到的许多打击和否定就像一个个细小的冰锥,当时给予刺痛和战栗,随着时间和痛感的过去,长大后冰锥全部融化在血液里,和身体永远没有办法分离。年少的不自信带来的根深蒂固的不安全感,必然会持续余生。
节目映射出的正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的现状。所谓“素质教育”推行了那么多年,应试教育依然是顽固的主旋律,“学习成绩”甚至成了评判孩子能力的标尺,很多家长老师最关心的总是考卷上红色的分数。
西班牙8分钟的动画短片《Alike》(相似),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灰色世界。这里的人,汽车,建筑都失去了色彩,人们的脸上没有一丝笑容,生活就在日复一日的单调节奏里,变得死气沉沉。
城市中唯独有一抹色彩,是一位在大树下独奏的小提琴手。而当故事的主人公被深深吸引,用心聆听时,却被父亲打断,催他去上学。
学校里,孩子被刚才街边难得一见的艺术,启发了灵感。但却被老师判定不合要求,需要重新抄写ABC。
后来,孩子还是妥协了,他按照老师的要求,老老实实地完成了任务,身上的颜色却也渐渐褪去,变成和周围人一样的灰色。
这就像大家对应试教育的印象:没有差异化的教学,没有培养个性与创造的土壤,有的只是所谓的统一的标准答案。孩子要做的,就是记住这些标准答案,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考出好成绩,实现教育的成功。
而这真的是成功吗?如果是成功,为什么孩子们一想到学习,大多仍是排斥与反感?离开应试教育的孩子,又是怎么样的呢?
有位妈妈在育儿网站上分享了她的孩子在国际小学的学习生活。在那里,考试不是评分制,成绩没有比较,老师也不会强迫孩子去记知识,而是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激发孩子学习兴趣。
孩子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设定主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再通过各种学习、资料搜集与分析,总结归纳出自己的想法,并表达出来。这样的学习方式,几乎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积极思考。这种兴趣探索式的学习,才是主动学习,无论效率和思维都更强大。
(这样这种跨学科的教育模式
正是STAEM教育的核心。)
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教育。正在基于机器人的快速发展,现在有很多国际学术文章中,在原来美国国家STEM教育标准基础上,增加“ROBOT"提出了”STERM教育新提法“,也就是增加了机器人教育。
相比于标准化的考试,STEAM更注重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过程中让学生接收不同的观点,尝试不同的想法,并在尝试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创想童年选手在WRO比赛现场)
我们创想教育机器人课程、乐高课程与STEAM结合,学习侧重的是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像STEAM教育所提倡的是一样,机器人教育在培养科学知识的同时,更强调少儿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在 “玩中学,学中乐,做中学。”
延伸阅读
美国STEAM教育如何激发孩子兴趣
美国人发明的STEAM教育,其实与我们国家科学与人文艺术教育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STEM相当于科学,Art相当于艺术,等同于西药与中药区别,概念不一样,应用的方式方法也不一样。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艺术与科学如果能够很好融合,在提升创新能力上,有很大的帮助。
从历史上一些伟大的科学家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点,一个科技工作者的艺术素养,决定着他的科学成果。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恩斯坦,很小的时候,与小提琴形影不离,几乎没有一天不拉小提琴,演奏音乐简直成了他的“第二职业”,。另外我国“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的音乐水平达到了可以与知名音乐家合奏的程度,著名科学家李四光也写过小提琴独奏曲,在历届诺贝尔获奖者中间,很多人同时也是音乐家、艺术家、演员与舞蹈家等,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事实也证明,科学与艺术结合会产生很多神奇效果,科学和艺术是相通的,科学能为艺术提供创作灵感,而艺术又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信,两者相辅相成。
人的大脑有两个半球,左脑和右脑,左脑是语速→语言、 平衡→行动、概念、数字、行动、免疫、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而右脑则是语速→语言(因为语速比左脑快些再加上其他右脑功能配合,所以右脑适合声乐)、平衡→行动、免疫、图像、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像、综合等功能,科学用左脑思考,艺术用右脑思考,在右脑的配合下,使人能够拓宽思路、想象力、以此可以提升人的创造力。
01数学与艺术的结合
孩子最早接触的艺术是涂色,最早接触的数学是数字,所以数学和艺术结合最简单的形态,就是根据数字涂色。
在孩子开始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每天会他们一张数字涂色纸(图中每个数字代表一种颜色),让他们在涂色中认识数字。
或者根据数字进行连线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学习数字、认识顺序。不要看涂色很简单,其实涂色只是一种形式,通过它吸引孩子学数学的兴趣,但是数字的内容可以千变万化。
比如下面这张Minecraft涂色纸,每个格子里面都是一个除法题目,除出来的数字代表一种颜色,所以玩这个的时候就是一边学除法一边画方格小人。
ps. 这个Minecraft的小人是孩子的最爱,它们在美国真是太太太风靡了!
在儿童数学启蒙的初期,方块是孩子最早接触的图形之一。你知道吗,不同颜色的方块组合在一起能产生很迷人的艺术效果!
有一位著名的荷兰画家 Piet Mondrian,他特别擅长用方块来进行创作。比如说这幅创作于1930年的Composition II inRed, Blue, and Yellow。
还有这幅创作于1942年的BroadwayBoogie-Woogie
Mondrian风格就是选一些基础色块,在一些方块上涂色,很适合儿童的艺术启蒙。
所以,有些老师就会让孩子根据Mondrian风格进行创作,一边认识图形、一边熟悉颜色,一举两得。
在这样的练习中,孩子不断增强自己的空间感,对于几何和逻辑思维大有裨益!
02
工程与设计的结合
稍微大一点的孩子,就可以对设计空间感进行培养了,充分地融合科技的元素,能够引导孩子对科技的兴趣,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科技工程与设计的结合,普遍会有很好的效果。二维到三维的转变,使得孩子在在空间立体感官上,建立了思维模式。这是非常有趣的,当孩子在从二维到三维空间图转变的过程,会手舞足蹈,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想尝试着自己也做一个。
三维空间依托建模软件与3D打印机等教育中的运用,大大提升孩子的空间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过程孩子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想象力可以这么有意义,从而引导了孩子的兴趣。
03
编程与艺术的结合
孩子通过麻省理工学院(MIT)Scratch可以编程游戏、动漫、而且还可和3D打印机结合通过三维建模设计自己的动漫游戏手扮,不仅仅提升孩子逻辑思维,图形化空间设计,大大提升孩子的兴趣,创造力。
STEAM教育对孩子学习有两点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
第一,注重学习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第二,注重学习的过程,而非体现在试卷上的知识结果
具体来说,STEAM教育更提倡的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并且和他们生活相关的项目,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的知识。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