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电脑的编程课?芬兰的这群老师绝了!

网友投稿 2018-07-28 11:55

说到编程课,许多人的脑海中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电脑上密密麻麻的代码。

伴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编程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学好编程,都购置了计算机、平板电脑等设备。

那么,是不是没有电脑就不能够学习编程呢?

当然不是啦~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730/115542H45-0.jpg

图中是芬兰一所学校正在上编程课的场景。

是的,你没有看错,尽管教室里的学生们都没有电脑,但是他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着一种叫做“西蒙说”的奇偶数游戏。

在这种游戏规则下,学生需要按照老师的指令做出动作,当动作做错时则自动出局。

老师正是通过这种游戏,教给学生们编程课程中的“IF语句”这一章节的内容。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730/1155422P9-1.jpg

编程课上不使用电脑听起来很奇怪,毕竟在大部分人常识中的编程课依旧是一门传统的计算机技术课程,但对走在教育改革和创新前沿的芬兰来说,编程课程要达到的教学效果远不止这些。

芬兰认为编程课程要做的绝不仅仅是对学生的技术训练,学校更应该关注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编程背后的思维。

所以,在芬兰学校的编程课上,你能见到各种“古怪”的教学方法。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730/1155425531-2.jpg

这堂编程课上的老师正在讲解编程语言中的“循环结构”,循环结构是对某一算法的重复执行,是最能发挥计算机设计特长的程序结构之一。很多看似复杂的程序设计,实则都是由一个个循环运行的循环体构成的。

然而在实践过程,这名老师却没有让学生们用电脑操作,反而是现场组织学生们来了一段“B-box”!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730/1155424O8-3.jpg

B-Box 是口技的一种形式,人们利用唇、齿、舌等不同的部位模仿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以汇编成一段富有节奏感的音乐。基于相似的工作原理,这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人体B-Box游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循环思想

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负责演奏一种声音,而后为每组学生设计一个演奏图式,并给出图式的循环次数和开始下一个动作循环的指令。

于是,在学生们欢快的口技比拼中,一堂另类的编程课就这样完成了~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730/1155422202-4.jpg

如果说上面那堂编程课可以戏称为音乐老师讲的话,那么这场在模拟操场上进行的编程课,则可以说是体育老师来串场了。

同样是一堂学习“IF语句”的编程课,只是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芬兰教师带领学生做了个名为“机器人操场”的游戏——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730/1155423562-5.jpg

教师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学生扮演机器人,另一组学生扮演机器人的操控者,帮助机器人越过各个障碍物,以此来学习课程内容。

在这场课上,学生所学到的不仅仅是“Do…”或“IF…Else…”等直白的计算机语句和编程技术,而是更理解了如何使用循环思想和条件判断来对问题进行加工和处理。

https://cdn.china-scratch.com/timg/180730/115542F05-6.jpg

不难发现,在芬兰的编程课堂上,老师更看重对学生的编程思维的培养,同时设计了不同的应用场景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

芬兰的教学方法,也向世界展示了,编程并非只是排列枯燥的代码,用有趣有爱的方式上编程课,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效率。

怎么样,看完芬兰的这几堂编程课,你是不是也对学习编程产生兴趣了呢~ 

那就太好了。虽然芬兰我们去不了,但是可以带孩子来智玩悟空啊 ~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