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两千多年的民俗装进乐高积木里?
“东风吹雪逐年新,洗尽街头万马尘。”
2020年北京的初雪让人印象深刻,遍地白雪提醒着我们——己亥猪年将尽,庚子鼠年就要来临,十二生肖又转过一轮。
中国人对传统旧历年向来是最为重视的,农历新年仿佛是每个人日程表上最瞩目的元钉,期待春节,从来都与年龄无关。小时候我们盼春节,长辈的压岁钱让我们短暂的成为“小富翁”,零点准时噼啪响起的炮竹声让人异常兴奋。现如今,也许老一辈的人还是会一丝不苟的坚守着传统的习俗,也会有很多人觉得传统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层。但其实,随着时代的变迁,欢度春节的方式也在人们的奇思妙想中变得更多元化。传统的价值是不可忽略的,只不过这些习俗在新时代里,再以更贴近现代生活、更具有趣味性的方式重新演绎。
所以,用创新、现代的方式过年,
何尝不是一种新体验?
乐高集团推出了乐高新春庙会以及舞狮新春限定主题套装,将两千多年的年俗文化巧妙的浓缩在两个“盒子”里,让传统春节的习俗以一种新的形式呈现。乐高玩具以积木颗粒这种充满童趣的介质,举重若轻地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搭建乐高玩具这种新型的方式,回溯年俗的“进化史”。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赋予大人小孩新春佳节一种新体验,在玩乐中欢度春节。
乐高新春庙会以及舞狮新春限定主题套装
知名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将担任讲解员一职,以年俗的发展时间为线索,带领我们挖掘那些藏在乐高积木下,既熟悉又陌生的年俗的真正意义,让中国人情感内核里的传统文化找到最初的模样。(以下解读来自河森堡)
01
你以为春节的习俗是一直如此吗?
在我们今天每个人看来,春节仿佛一直如此且理应如此,然而,这个样子的春节其实历史非常短暂,如果让时间倒流,我们就能看到今日乐高新春套装中大家所熟知的春节是如何在历史中慢慢积累而成的。
如果回到民国初年的庙会,我们环顾四周就会发现气氛远不如21世纪的庙会热闹。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的春节是不放假的,老舍先生就因为春节无法请假和母亲团聚而哭过一场,而且狭义上的春节在民国初年还是一个新鲜概念。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并通电全国,民国将采用西洋历法,但在事实上,民间百姓依然广泛地沿用农历。1914年北京政府拟定农历1月1日为春节,而公历1月1日为元旦新年,这一制度沿用至今,所以严格来说,狭义上的春节也就一百年出头的历史。
张学良东北易帜后,中国在名义上完成了统一,南京政府认为一个国家同时施行两种历法会“贻笑列邦”,于是对农历予以严禁。然而,农历新年的传统实在太深厚了,官方到底犟不过百姓,1934年,民国政府终于放弃了,表示对旧历年关不宜过于干涉,全国上下终于理直气壮地过春节了。
02
出现于民国时期的“红包”
今天我们所熟知的一些年俗就是在民国时期出现的,比如说红包。
很多人会把红包和压岁钱混淆,其实压岁钱的起源时间非常早,汉代就已经出现了,压岁钱最开始被称为“压胜钱”,这种钱并不具有流通性,也不会用来购买物资,而是随身携带以辟邪驱灾的,在后来漫长的历史中,压岁钱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含义,唐宋时被人们认为与吉祥如意有关,到了明清之际,给压岁钱的习俗才真正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
然而,装压岁钱的红包却是到了民国才真正出现的。民国时期,一些钱铺会在年终开红纸零票,方便人们给压岁钱,一百文铜元会被红纸包起来,取“长命百岁”之意,而给成年晚辈的红包则是用红纸包的一枚大洋,直到30年代,专门用以装纸钞的红包才出现,距今的历史还不到一百年。
乐高小人手拿印有“福”字的红包
红包这一满怀祝福意味的年俗也出现在了乐高新春套装中,成为了人们喜庆气氛中的点睛之笔。
03
原来唐装的源头在清朝?
如果我们让时间继续回溯,从民国回到清朝,那么在时间上就到了上文中提到的另外一个民俗源头,即唐装。
很多人对唐装有误会,认为唐装就是唐朝人的服装,其实不然,唐装和唐朝服装没有直接关系。唐装真正的原型其实是清代满族的马褂。
马褂是清代的行褂,常见于皇帝巡幸打猎的场合,这种服饰不仅保暖,而且紧凑利索,方便在马上活动,被士兵广泛接纳。清帝国早期,这种服饰一般只有营兵会穿,到了康熙末年,一些富家子弟也穿上了,雍正时期,几乎无人不穿,成为了一种男女老幼皆宜的燕居服。
在乐高新春套装中,第一次出现了穿唐装的小人仔
清朝覆灭后,裁缝们在传统马褂的基础上引入了西方的剪裁和面料,这才有了后来为世人所知的唐装,其本身也是一个非常晚近才有的概念,而这次在乐高新春套装中,也第一次出现了穿唐装的小人仔,是个让人会心一笑的细节。
如果穿越回明清时期过春节,在文章开头提到的诸如舞狮、糖葫芦、面人、爆竹、春联、压岁钱、皮影戏等民俗我们还能看到,但红包和唐装是看不到的,当然也不会听到人们说“春节快乐”,假如我们让时间继续回溯到唐宋之际,农历新年的情景又会和乐高新春套装里的更加不同。
唐朝时期,朝廷在过节时会组织盛大的庆典,同时安排假期,年前三天,年后三天,一共七天,假日期间,会有杂技音乐等各类表演,百姓可以欢庆团聚,也正是在唐朝,另外一个广为人知的年俗出现了,那就是春联。
04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乐高的新春庙会套装里,也能看到春联出现其中
主流观点认为,春联是在唐末五代时期出现的,其前身是桃符,即将门神的名字刻写在桃木板或纸张上,过节时悬于门上,有驱邪求福之意,后来人们开始尝试在桃符上写下联语,于是春联从桃符中衍生而来,随着时间推移,人们想用联语表达的含义越来越多,直到明朝时,用纸书写春联的习俗才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开来。在乐高的新春庙会套装里,也能看到春联出现其中——“花开富贵,竹报平安”,用这种方式表达了对来年的美好期许与祝福。
05
张灯作戏调翻新
顾囊徘徊知逼真
特别一提的是,还有一项民俗成型于唐朝,那就是皮影戏。
关于这项艺术的起源目前在学界没有定论,有学者从《汉书》的记载推测在汉代就已经有影戏的概念,李夫人去世后,武帝非常深切地思念着她,于是有方士设下帷帐、酒肉和烛光,通过迷离的灯光让武帝透过帷帐看到了李夫人的身影,然而,这种方术可能只是在原理上与皮影戏相仿,两者之间未必有真正的传承关系。
小人仔围看皮影戏的场景
经唐朝的成型与发展后,到了宋朝时,皮影戏已经非常流行,人们用光影承载喜怒哀乐嬉笑怒骂,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一些英雄传奇,有些皮影戏艺人在表演斩关羽的情节时,甚至还会引得台下观众落泪。这种能传递强烈情绪的艺术也被特意收入到了乐高新春套装中,皮影幕布上呈现两个武将拿着长矛对峙的情景,俨然是一出英雄传奇,搭配的小人仔可以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玩出各种可能性。
06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皮影戏在今天生活中已不多见,但另外一项源于宋朝的年俗直到今天在中国社会中还有强烈的存在感,那就是火药制作的爆竹。
在宋代之前,爆竹一直都是字面意思上的“爆竹”,即把竹子扔进火里燃烧,令其膨胀炸裂发出响声,宋朝时,黑火药制成的爆竹出现了,不仅能发出巨大的炸响,而且人们相信爆炸后弥漫的硝烟有助于抑制瘟疫,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燃放爆竹都成为了一种预防传染病手段。
手拿爆竹的乐高小人仔
而新年时,盛大的庆典和爆竹的炸响对单调劳作了一年的人们是声音与情绪的补偿,在乐高新春套装中,也能见到大量的爆竹元素,特别是还出现了民间流行的“窜天猴”,让人仿佛感受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爆竹声与欢呼声不绝于耳的热闹场景。
07
二载知音唯此物
晶红一串映丹心
在宋代起源的民俗中,还有一个难以证实的民间传说是关于糖葫芦的。
这种食品的确切起源已经难以考证,但民间有传说称宋光宗在位期间,他的妃子身体不适,茶饭不思,于是为了给妃子治病,光宗张榜征集良方,有个医生谏言说,把山楂和冰糖煎熬,然后每次饭前吃几颗,很快就会痊愈。贵妃照做后,身体恢复健康,皇上大喜,于是这种吃法就传入民间,成为广为人知的冰糖葫芦。
乐高新春套装中可见糖葫芦摊位
我个人以为,这个传说的可信性不高,典型人物、典型地点、典型事件的高度聚合,与其说是对事实的记录,不如说是文学创作的套路,和饭馆里贴的乾隆美食故事差不多一个性质,不过,中国确实在公元八世纪就掌握了冰糖制作技术,但当时冰糖颜色与今天有异,唐宋时期,最好的冰糖是紫色的,琥珀色次之,再之后是浅黄色,白色反而最低档,就算宋代真的有糖葫芦,其样式可能也会和今天有不小差别。
乐高玩具也将这一在当代依旧流行的小食纳入其中,新春套装中可见糖葫芦摊位,有趣的是,除了常规拼搭玩法,还可以将摊位上的糖葫芦拿下来放置于各个小人仔的手中,还原了庙会上小朋友人手一支糖葫芦的热闹场景。
08
面塑,手艺人的妙手天成
虽然上文中糖葫芦的故事可信性不高,但还有一种和食品有关的年俗在宋代已经出现于明确的正史记载中,那就是面塑。
说起面塑大家恐怕会想起面人,其实面人仅仅是面塑这种艺术中的一个分支,新疆阿斯塔纳的唐代墓葬中就曾经出土过用面捏塑的男佣和女佣,还有面捏的小猪,目的在于陪葬,等到了宋代,面塑已经广泛地成为百姓的日常消费品,节日之际,市面上不仅有面捏的小鸟被柳条悬在门上,甚至还有一斤重的大型面人,配合其他食材做成武将造型,被人们称为“果食将军”。
乐高新春套装中的面塑摊位
明清之际,面塑技术已经非常广泛,这种无论民间还是宫廷都喜爱有加的手艺在乐高新春庙会套装中也能看到,直到今天,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溥仪玩过的面塑。
综上所述,如果我们回到唐朝初年过节,乐高新春套装的诸多民俗中,火药爆竹、春联、皮影戏、面人和糖葫芦也消失了,剩下的民俗还有舞狮、年画和牌坊。
时间继续向前,让我们回到两汉时期,回到中华帝国的开始,那里是官方新年庆典的源头。
其实在大年初一过年的传统是汉代中期出现的,从秦到汉代中期,中央政府曾经以农历十月一日为新年的开始,和今天大家熟悉的传统迥然不同。
汉代中期以后,新年被规定在了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皇家会在那一天举行盛大的朝会庆典,民间百姓也响应政府号召,在同一天进行民俗活动,人们敬奉祖先和长辈,并且出门问候亲友,这便是中国拜年习俗的开始。
09
灵活灵动的节日舞狮
除了拜年,另外一些年俗也可以追溯到汉代,比如舞狮。
舞狮的起源时间目前在学界还有讨论,但多数学者认同汉代起源说,可以肯定的是,狮子并不是中国本土物种,以至于《说文解字》中甚至都没有“狮”这个字,在《汉书》中是用“师”来指代这种猛兽的,有学者推测,“狮”字可能由古波斯语音译而来。
乐高舞狮套装中,灵活灵动的小狮子
汉代时,政府官员招待西域使节,有艺人化妆成鸟兽献上舞蹈表演,使节观看表演后发现汉帝国没有狮子,于是就找机会送了一对,还配套有驯兽员训练狮子跳舞,这被认为是舞狮最初的源头,南北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舞狮已经出现,宋军曾经在战斗中被敌军的象兵击溃,有士兵说狮子可以“威服百兽”,不妨用道具把人化妆成狮子的形象,以惊吓大象反败为胜,这个方案来在战场上果然奏效,于是狮子舞就在军队中广泛普及,最后流行于民间。
这个故事虽然是正史记载,但自然也存在着夸张演绎,一个人如果真的举着假狮子头去吓唬战象,其结果也很可能是被踩肉泥,但无论如何,舞狮这种风俗到唐朝时期就已经广为人知,白居易甚至还以其为题材写过《西凉伎》,如今,这个腾跃在白居易笔下的悠久年俗也被和锣鼓声一起收纳进了乐高的新春套装中,舞狮人手持生菜寓意“生财”的细节也被用心复原出来,狮头的眉毛由香蕉颗粒制成,狮身也可在手中舞动,为新年玩乐增加全新游戏体验。
10
阻挡邪祟的门神画
另外一个可以追溯到汉代的民俗就是门神画。
门神这个概念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遥远的殷商时代,商朝人在建设重要建筑时,时常会在房基中埋下全副武装的士兵,以求护卫之意。后来,这一残酷的习俗被淡化,人们开始用木偶代替活人做门神,到汉代,门神已经被以图画的方式呈现,最早的两位门神是神荼和郁垒,一对善于捉拿恶鬼的兄弟,至于门神人选的变更那就是历史中的后话了,需要补充一提的是,后来题材丰富的年画也是从门神画的基础上发展演绎而来的。
11
古代建筑里的特色——牌坊
在乐高的新春套装中,有可能追溯到先秦时代的民俗元素是牌坊。
有学者推测,牌坊最早的原型是春秋时代的衡门,由两根柱子一根衡木组成,这很可能是牌坊的起源。中国从先秦到隋唐时期,曾经长期施行里坊制,隋朝称“里”,唐朝称“坊”,所谓的坊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今天的封闭式小区,一定面积内的居民被数米高的坊墙围起来,坊墙上设有数量不等的坊门,这种布局有利于治安和居民组织。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坊内的居民身份有所不同,每个坊门之上都会清晰地写着“XX坊”的名字,由于唐代大部分时间施行宵禁,百姓天黑之前必须得回到坊内居所,所以坊门处的人流量非常大,是理想的宣传地点,每个坊内如果有什么好人好事、先进事迹,官府就会在坊门上张贴出来以示表彰。
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牌坊
宋朝时市民经济发达,宵禁取消,里坊制度也衰落了,人们不再居住在互相隔离的封闭式“小区”里。坊墙消失了,而坊门却作为地标和装饰被保留了下来,后来出于审美原因,坊门、华表及阙楼等建筑结合在一起,我们今天所熟知的牌坊终于应运而出,依然承载着道德表彰的作用。
到了明清时期,牌坊的象征意义抵达极盛,只有学子在取得了特别优异的成绩后,或民间百姓在功德上有极其突出的事迹时,地方政府才能向中央申请建设牌坊,经皇帝本人批准,由地方政府出资兴建。立牌坊也因此成为了一个人、一个家族乃至一个地区的至高荣誉,那是来自帝国中央最高层的肯定,过年时,在牌坊附近举行庆典也是理所当然的一件事了。而乐高新春套装的牌坊也还原了很多细节,如牌坊上方的传统花纹砖块等,搭配了多个小人仔更加展现了中国春节传统节日的喜庆气氛。
看着搭好的乐高春节限定套装,高大的牌坊、鲜红透亮的糖葫芦、身着唐装的孩子伸手接过长辈递来的红包,远处摊位的皮影戏正上演着忠臣良将的故事,家家户户门口贴着春联和年画,舞狮的锣鼓声和密集的爆竹声响彻一片……通过河森堡的讲解,中国年俗在历史中一步步演进叠加,才演变成为今天乐高新春套装里的样子。
有趣的是,我们在拼乐高新春套装时,从零散的积木颗粒到庙会与舞狮场景的完工,手里其实游走着新年千年文化的底蕴,看似娱乐,却能在玩味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仪式感。
春节将近,试想在除夕夜,忘掉微信红包和手机拜年带来的“科技距离”,与挚爱亲友齐聚一堂一起动手拼搭出无限欢乐,和乐高玩具一起解密年俗背后的故事,在彼此的深爱和祝福里一起迈过那道时光的门槛,迎接新年的到来。
所以,
传统文化是累积而成;
乐高积木颗粒是拼搭而就;
亲情是团聚而暖。
也许这才是乐高新春限定套盒的真正意义,将两千年的民俗装进乐高积木里,用穿越的时光在新年之际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这也是新年的意义。
内容转载至@河森堡
策划: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宋嘉慧
参考文献:
萧放. 春节的历史演变与民俗传承[J]. 精神文明导刊(1):11-14.
金其桢. 论牌坊的源流及社会功能[J]. 中华文化论坛(1):73-77.
张延庆. 中国舞狮的起源与文化演变[J]. 体育文化导刊(11):77-78.
李晓君.马褂考[J].满族研究,2009(02):124-128.
李治寰. 从制糖史谈石蜜和冰糖[J]. 历史研究(02):147-155.
康保成. 佛教与中国皮影戏的发展[J]. 文艺研究, 2003(05):88-93.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