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天才”竟被评为没有创造力!原因在这里
1.
朋友前一阵子给孩子报了乐高机器人班。
他的孩子,6岁。但上手已经都是乐高12+年龄组的套装系列,并且独自完成毫无压力。
感觉不能再耽误孩子的乐高天份,该找专业的人带带了,说不定还能走上“乐高冠军”的路。

小朋友独自完成的乐高60229系列
没想到的是,几节课后,孩子明显没了一开始的积极性。和从前大家眼里的“乐高天才”判若两人。
和老师沟通才知道:
“ 这种情况,团队另外几个孩子身上也有。同样都有多年玩乐高的经验,有的上乐高班、有的是自己在家玩。但开始机器人后反而有点抓瞎,常常做出的东西和目标相去甚远。
主要原因在于,乐高机器人需要孩子理解和掌握其中的机械原理,并且融合自己的想法构建成功的作品。这和他们之前在家按图搭建也好,还是培训班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照猫画虎也好,都非常不同。
如果一味习惯按图搭建,会让孩子忽视核心的构建原理和方法,丧失主动探究的能力。并且没有发挥创造性的空间,长期对孩子的创造力发展是不利的。”
2.
然而通常我们买到的乐高玩具、建构类积木,不是有配套的搭建图纸,就是真人演示小视频,都是带孩子按图索骥地完成,和图纸如出一辙、但是炫酷的造型。
当然:按图搭建,有利有弊。
图纸搭建这种方式至少可以锻炼到孩子的观察能力、精细动作能力和空间感知,并且构建一个完整的造型大多需要30-60分钟,对专注力提升也有一定帮助。所以图纸搭建也不是完全无意义。
但对照图纸,尤其是以孩子的认知水平,还缺乏对图纸的解读能力,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个过程无法让孩子了解搭建思路,更无法习得自己设计造型的能力。
并且,看过乐高图纸就知道,步骤真是太详细了,只要学会了看图方法,那么搭建基本上就不需要动脑子了,整个过程都不再有什么挑战。
而最近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成果也表明,长期按图搭建容易陷入“按部就班”的思维模式里,不益于释放大脑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
所以,如果想要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探索能力,引导孩子创意搭建是非常必要的。
3.
原清华大学校长、现北京市市长,陈吉宁说过:
“中国的教育制度侧重于培养遵守规则和指示的学生,可以称为“A型学生”,这些学生缺乏创造 性和创新精神,而这是在未来社会中取得成功所必备的。而现在的中国需要一种新型的学生,也就是“X型学生”,这些学生愿意承担风险,勇于尝试新鲜事物,乐于提出自己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地解决教科书里的问题。正是“X型学生”,将提出创造性的想法,改变未来社会。”
其实在人工智能时代,全世界的人才需求都将从A型向X型转变。基于这一点,斯坦福大学经过多年研究、实践,推出LAUNCH循环模式,用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LAUNCH循环的各个阶段:
观察、倾听、了解(Look, Listen, and Learn)
多多发问(Ask Lots of Questions)
理解问题或过程(Understand the Problem or Process)
探寻想法(Navigate Ideas)
创造产品原型(Create)
确定优缺点,改进产品(Highlight What’s Working and Failing)
发布产品!
由以上可以看出:LAUNCH循环模式聚焦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需要发现和明确问题,然后落地解决方案,并迭代优化。一共分为7大阶段,形成完整的项目制闭环。它并非一个课题、主旨或课程。更多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模式。在过程中,引导孩子主动探索、积极冒险,激发创造力。
不过,如何把它运用到积木构建中呢?
4.
从LAUNCH循环模式出发,我们逐步来分析一下:
以好奇星《创意机械探险营-趣味垂钓》这节课为例:
在《创意探险营》中,我们先通过动画课,让孩子进入一个统一的故事情境:
河狸小队得到了一张通往神秘小岛的路线图,听说岛上有巨大的怪鸟,还有到处是陷阱的森林,想要顺利通过,就需要开动脑筋,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STEP1: 观察 - 并发现真实问题 (L-A-U)
第一站中,河狸小队遇到了新朋友,信天翁。
为了感谢信天翁帮他们摘果子,于是,河狸小队想帮助以鱼为食的信天翁捕鱼。
那么问题来了:要如何才能钓到鱼呢?
河狸小队马上想到:钓鱼竿啊!
但是,荒岛上并没有现成的,他们要怎么做出钓鱼竿来呢?

分析:和常见的“直接给出构建鱼竿造型”不同,这里,孩子们将从情境中真实的问题出发,目的也从“搭建造型”转变为“解决问题”。
STEP2: 理解问题 - 探寻想法(U-N)
关于怎么做这个钓鱼竿?特斯拉提出:在动手做之前,大家要清楚知道鱼竿究竟长什么样子。
于是河狸们一起分析,鱼竿的结构。


这样,通过真实的结构分析,河狸小队就明白了,鱼竿的结构组成,和收线放线的钓鱼原理。从而展开接下来的搭建工作。
分析:在这里,和“按图搭建”直接一块块垒积木不一样,通过分析结构,孩子脑海里会建立一个清晰的鱼竿结构,并且初步get接下来要做什么,如何做。其实过程中,就在启蒙孩子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结构化思维。
STEP3: 创建产品原型(C)
好了,分析完结构后,就可以开始逐步用积木构建啦。
首先,河狸小队用基础积木构建完长长的鱼竿、和鱼线。
但是,难题来了:怎么把鱼线安装到鱼竿上呢?
这时候,通过费曼博士的引导:
他们理解了“可以通过轮轴机械设计收线放线的装置”。

分析:在这样结构化的搭建中,孩子会直面其中的每一个搭建问题,并且在探索其解决方式的过程中,理解并运用相关的原理知识。知行结合,事半功倍。
STEP4: 确定优缺点并改进(H)
初步搭建好鱼竿造型后,河狸小队开始试钓啦!
呀,好不容易钓上来的鱼,怎么一松手就掉了!
鱼竿还要改进呢!
—— 要应用“棘轮棘爪”原理设计一个开关卡在收线圆盘这里,让线不要再动了,小鱼就不会掉了。

分析:和“按图搭建”一步到位不同,孩子的积木作品还会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检验反馈优缺点。在这样“迭代改进”的过程中,强调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培养真正的问题解决能力。
STEP5: 发布产品(P)
最后,帮信天翁成功钓上鱼的鱼竿就完成啦!
综合以上,通过LAUNCH循环模式把孩子的搭建过程形成一个完整科学的项目闭环。从而真正理解搭建原理、掌握搭建方法,并学会运用,加以创新。
比如好奇星的小学员MUMU,在《积木多米诺》一课中,发现了“齿轮加速”的秘密之后,应用这一原理,又举一反三,设计了一个小小风扇:

当孩子们体验到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项目的挑战和乐趣时,这就是游乐场式游戏的精髓所在。
至关重要的是,在好奇星课程里——
把搭建方法和知识原理融入到场景项目当中,由每个这样的课程组成带孩子能力、知识同时进阶的科学体系:

就是这样,一门不枯燥、不难懂、启发性强、融入生活、并且孩子喜欢的STEAM乐高式搭建课:
79元即可带回家!
5节乐高机械动画课+全套科技积木教具,
北大博士&乐高机器人冠军教练联合研发!
限量200套,先到先得!

在整个《创意机械探险营》中,小朋友将通过动手操作学习8大机械原理(轮轴机械、定滑轮、动滑轮、齿轮水平传动、齿轮垂直传动、齿轮加减速、杠杆原理、棘轮棘爪)。

齿轮变速原理

风扇的不同转速
覆盖了《机器人等级考试》中,7大简单机械中的4项:
杠杆、轮轴、滑轮、齿轮、斜面、螺旋、楔
--end--
声明:本文章由网友投稿作为教育分享用途,如有侵权原作者可通过邮件及时和我们联系删除:freemanzk@qq.com